學者籲水政策翻轉 經濟部:須因地制宜

Facebook

【新唐人2015年4月7訊】據大紀元電子報4月7日的報導,新北板新、桃園、林口地區4月8日第三階段限水將供五停二。屏東科技大學工學院長、土木工程系教授丁澈士指出,政策綱領中豐水期以地面水為主、地下水為輔觀念須從新思考,若把主角、配角稍為翻轉,地下水變成主角,豐水期以地下水為主、地面水做調配,枯水期再盡量用地面水庫,整年供水就沒問題。經濟部常務次長楊韋甫表示,並不是每個地方地下水都很充沛,要依地點而定。而水資源供應不能只看局部地區做整個決策,也要因地制宜。

豐水期用地下水,枯水期用地面水。丁澈士表示,台灣10月之前雨下很多,期間都用地下水,到11月水庫蓄滿讓水沉澱,1月進入枯水期,就可開始啟動水庫的水,在5月梅雨季來臨前,180天水庫滿滿都有水,就不會缺水。水資源政策一定要從新翻轉,配角地下水當做主角,可以解旱,水資源可以長期做有效供給。

丁澈士主張,雨季時補充很快,這時要用地下水乾淨又減少水汙。下雨把水抽出,地下水庫含水層就會消減,像肚子消化或排洩一樣,又可以吸納下一次的雨水,如果不用讓它撐著一直冒,水就不會進入,會流到沿海地區造成淹水。豐水期不用地下水,會產生淹水及水濁,叫做兩害,這時如果用地下水非常乾淨,地下水庫又騰出空間可以吸納洪水,洪水就變成「利水」,是兩利。

楊韋甫認為,丁澈士了解很多地下水充沛的地方,是他做過很多研究,像屏東、濁水溪等,那些地區是有這樣的機會。台灣其他很多地區地下水不能亂抽,因為地下水的補注很困難,屏東地區由於地質結構關係,地下水的補注比較容易。地下水如果在補注很困難的地方過度抽取,就很不容易回補,地層下陷會造成,基本上方法上面可以討論,但是用什麼方式來做,必須看當地的條件決定。

藉觀測井管理地下水抽取

「很多政策、問題及做法,對地下水非常害怕。」丁澈士說,主要因為民國60、70年代,沿海地區抽用地下水,產生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土壤硬化,民眾怕地層下陷,對抽取地下水產生質疑、抗爭,官方推動使用地下水,民眾就會很執著。民國82年之後,做了很多觀測井,82年至89年、90年至97年投入兩階段地層下陷防制方案,對整個台灣地下水位瞭若指掌。政府可利用這些觀測井去掌握地下水位變動,即地下水庫水位排升,更加有序去利用地下水,只要好好管理就能永續。

楊韋甫表示,地下水的管制目前就是用地下觀測井資料做管理,水利署已經建置2、30年了。未來地下水使用將依地下水觀測井水位高低做安全出水量決定。但地下水觀測井並未遍布全省,而是針對過去受關注地層下陷地區,鑿了很多井,至於其他缺水地區,水利署現在正在調查,哪些地方亟需或未來需水量較大, 地下水含量有多少、可用多少。整個大方向來講,基本原則就是因地制宜,要看地下水的條件、補注的速度或地質適不適合,以不造成負面影響為原則。

楊韋甫說,丁澈士的建議有可能採納但是要因地制宜。先決條件是這是一個通案是一個概念,但是它能夠適用的地區有限,還要有足夠的地質資料、足夠的地質調查。目前初步了解,能夠適用的地區還是有限,不過是不是有更多地區,還在做詳細調查當中。

攔洪取水地下 彰雲嘉可推廣

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汪中和指出,屏東地層下陷現已趨緩,真正嚴重下陷在彰雲嘉地區。楊韋甫表示,目前正在做地層下陷防制處理,重點放在彰雲嘉,全省地層下陷地區,像屏東、台南、過去也有,宜蘭、台北地區都已趨緩。

地下水運用,丁澈士說,要看對地面水的依賴及地形、地貌。盆地、台地、平原利用地下水、地面水的過程,都有因地制宜考量,要去當地做調查,找適合的地方做地下水取用。如桃園台地土壤組成成分不一樣,先民在桃園做很多埤塘蓄水,形成平原水庫,是因地制宜做水貯存。桃園台地也有很多觀測井觀測地下水位,水經過中央山脈會往地下補充,如何讓地下水、地表水成一體,必須調配、聯合應用。台北早期商業發展過程,因為抽地下水,台北盆地產生很大地層下陷,後來做了翡翠水庫,台北地下水位慢慢提升,地層下陷趨緩。

丁澈士希望,屏東在出山口就把洪水攔住,利用洪水取水地下、增源減洪經驗,能在彰化、雲林、嘉義推廣。大家雨露均霑,很多產業用水都沒問題。水資源供應沒問題,產品價格就會降低,在事業上就增利。地表水開發成本,包括水庫要價幾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還有管路要花很多錢。地下本來就是蓄水大庫,地下水抽取費用遠比地表設施如攔河堰、埤塘或水庫價格低。

伏流水40億噸 不無小補

伏流水是介於地面水與地下水中間淺層的水,伏在河床底下的水。丁澈士指出,伏流水跟地面水系出同源,抽地下水會影響地面,地面水被抽走也會影響地下。日治時代技術沒那麼高超,大都在河床下10公尺以內抽取伏流水,但現在施工技術、管材都有長足進步,可以在20公尺左右抽取。抽取伏流水,地下水當然會減少,地下水、伏流水、地面水都是一體,要做好調配。

丁澈士表示,伏流水較適合在西南沿海地區開發,從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到高雄、屏東,西南沿海早期是沖積平原,600多萬年前中央山脈因地震產生土石流,在河川出山口堆積而成。中央山脈降雨量大,約4千豪米,比台灣年平均雨量2,500豪米還多,是所謂的森林水庫,森林水庫會慢慢釋放水到河川中,潛伏到地底下,變成伏流水。從彰化以南到屏東出山口,東往西向河川,都可抽取伏流水。日治時代及中央地調所近10年來做過很多研究,台灣西南沿海東西向河川可做伏流水取用。

台大環工系名譽教授甘俊二曾提過全省有40億噸伏流水可用。楊韋甫說,使用伏流水的計畫都沒停過,台灣伏流水計畫大概有6、7個,當然大家都注意到二峰圳,二峰圳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但它的先天條件非常好,地質好又是地下水入口。台灣其他地區像宜蘭羅東堰,現在正常取水也是伏流水。至於伏流水是不是到處都有,跟地下水一樣,要看地質條件。

楊韋甫指出,甘俊二曾經在伏流水方面提供很多建議,水利署在他之前提到的彰化地點做試驗,不過試驗結果與預期有些落差,沒有那麼樂觀,與區域整體地質條件、用水條件有關。伏流水調查與地下水調查同步進行,都是可能方案,當然對台灣的水資源不無小補。而在水利署的開發計畫中,這些都是評估過程中選項,並不是新東西,本來就有在做。

旱澇間隔越來越短 節流是上策

旱象發生時間逐漸遞減,變成3、5年就一次,楊韋甫表示,現在最重要是用水習慣要趕快做調整,如大家共用10噸水,其中2噸是浪費、多餘的,先把這部分留下,就多了2噸的空間。另外,要加緊做水資源開發和再生水利用,多管齊下。開源的部分當然要加油,但節流是最有效的方法,包括自來水公司減漏,現在都要求他們速度加快。他們一直都說水價太低沒錢維修,現在已經沒有這個理由,每一年編列預算平均約80億,在全省進行減漏。開源與節流一定要雙管齊下,而節流很快就可做出成效。

至於地表水、伏流水與地下水開發是否可減少旱象,楊韋甫認為,很難說。在地方取水、用水計畫中,地表水、伏流水與地下水都是水資源利用評估的範圍, 最後決定的方案是經過篩選的結果,並不是過去沒有這麼做。現在對地下水、伏流水調查更詳細一點,看看有沒有哪些地方還有潛在用水。他舉濁水溪名竹盆地為例,根據調查每日約有3萬噸地下水可取用,這項計畫正在規劃、推動中,這種做法其實都沒停止過,都持續在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