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欺詐 4萬人身陷數百億「炒黃金」騙局

Facebook

【新唐人2015年03月26日電】 近年來,大陸多地連續發生貴金屬欺詐投資、非法期貨案件,涉案金額頻創新高。然而,日前,一家從經營資質到投資方式均違法、違規的「貴金屬交易所」,卻讓近4萬名投資者面臨幾乎「血本無歸」的境地。

據大陸媒體報導,中國証監會福建省監管局披露,總部位於湖南、業務遍及全國的「維財大宗貴金屬交易所有限公司」,引發多地黃金投資者巨虧的炒金「黑平台」。涉案規模之大、范圍之廣近年罕見。

報導稱,2010年2月成立的湖南維財貴金屬交易所,未經任何金融監管部門審批。從成立到被查處時,「維財金」全國注冊用戶達到3.9萬人,發展了27個省級代理商。僅在福建省,累計非法成交貴金屬期貨交易585.96億元,大量消費者陷入了投資陷阱。

報導說,炒金「黑平台」在交易軟體的設計中,通過技術手段操縱價格,導致客戶頻繁交易,產生高額手續費「自肥」。「金價上漲時你賣不出,虧損時系統卻幫你自動下單。」

浙江衢州籍投資者黃先生介紹,自己先後投入了13萬元購買「維財金」,其中一次在「短短10天裡就虧掉2萬多,賬戶隻剩下7000多元」。

據悉,這家花2000萬元注冊資金開辦的「黑平台」,卻通過黃金期貨交易向投資者收取手續費、遞延費等各種傭金達數億元。

目前,標榜「躺著賺錢」的個人貴金屬投資,正成為理財欺詐的高發區,其中常見的三大理財欺詐手法為:

手法一:肆意採取高槓桿,「一塊錢能炒百元金」帶來高風險。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方式是為迎合散戶「以小博大」的心理。「一旦虧損比例超過本金,立刻會被強行停止交易止損,本金全歸『黑平台』拿走。」

手法二:採取高息「回購」,以保本保息誘惑消費者。據了解,不法分子打出銷售「迷你小金條」的旗號,勸說顧客不進行交割、將金條寄存在交易平台,每年可按銷售價給15%的年利息,實質就是高息向公眾借貸。

手法三:偽裝「倫敦金」「香港金」公開攬客,門檻低無資質。一些地下代理公司就是租個酒店房間辦公,靠打電話攬客,經營門檻很低。

據悉,盡管涉案金額達到數百億元,湖南維財貴金屬交易所卻只是兩名自然人注冊開設的「夫妻店」。一些「黑平台」宣稱,消費者購買的「紙黃金」來自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但實際上其根本不是「倫敦金」的合法代理商,交易行情數據也是捏造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