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歷代執筆法 大書法家王羲之二指握筆最佳

Facebook

【新唐人2015年1月19日訊】近日,南京博物院發起的「中國歷代執筆研究」項目負責人、南京博物院古代藝術研究所原所長庄天明,在收集大量圖像資料的基礎上,發現中國各個時期執筆特徵不相同。還發現,東晉的王羲之、唐代的吳道子可能都是用二指拿筆。

大陸媒體報導,庄天明在收集大量圖像資料的基礎上,分析了歷代執筆特徵,發現各個時期中國人拿筆的方式各不相同。

握管法

庄天明介紹,漢朝人在書寫字體時,拿筆的方式頗為「粗線條」——筆頭朝下,整個手掌握住筆桿,像攥著拳頭,被稱為「握管法」。

大量石刻表明「握管法」在東漢非常流行。比如山東臨沂畫像石上,倉頡執筆就是握管法。據此推測,當時為了使用與推廣這種執筆方法,便將造字之祖的執筆方式亦想象與定格為握管之法,以示握管法為古統和正統。

二指拿筆最佳 三指拿筆最流行

庄天明發現,在漫長的一千多年裡,中國人始終用兩三根手指拿毛筆,清代才出現四指。

晉唐至五代主要流行的是二指與三指單鉤式的執筆方法;宋代雖以單鉤式執筆為主,但雙鉤執筆法漸興,至元代單鉤法與雙鉤法已呈并行的趨勢;明代雖仍採用單鉤法,但主要流行的已是三指雙鉤式的執筆法;清代出現單鉤、雙鉤、四指、回腕等執筆法多元並存的局面。

其中,大書法家王羲之也是二指拿筆。與他同時代的大畫家顧愷之所繪的《斫琴圖》中,人物執筆清楚顯示為二指單鉤;而宋代梁楷的《王右軍書扇圖》中王羲之的執筆方式也是二指單鉤法。

五指執筆法缺點明顯

庄天明還發現,五指執筆歷史很短,僅50多年。他認為,是近代配有五指執筆圖像的書法基礎教材的陸續發行;同時,人們寫毛筆字由懸腕書寫改成腕臂枕桌書寫,五指法才成為了主流。

庄天明還指出,普遍流行於現代的五指執筆法,其缺點尤為明顯。簡言之就是複雜而繁難,死板而不方便。

他認為,現在教孩子們學習書法,應該儘早放棄五指法,相對於雖然效果最佳,但難度最大的二指法,教給孩子三指法比較合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