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金正恩》影片片花中有一句發人深思的話:你正在進入一個危險的國家,這個國家的人民相信金正恩告訴他們的一切,金正恩能與海豚對話……這非常形象和客觀地刻畫出,金家三代用欺騙和恐怖建立起來的個人崇拜已向巨獸一樣牢牢控制著朝鮮人民。不摧毀金正恩的神壇教主形象,即使暗殺了金或拘捕了也無濟於事。在千萬人扶著金正日的棺材痛哭的朝鮮,任何政變政權都不可能立刻替代金的神壇地位。無論是朝鮮現政權搞出金正恩假替身,還是用南北統一建立功勛,或者是繼續用金正恩名義執政,等等,都證明現實中清除個人崇拜和消除對專制獨裁的恐懼的必要性。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聯合國對金正恩反人類罪的指控,以及這部影片大量流入朝鮮,都有助於把金正恩拉下神壇。對於這一點,朝鮮現政權、奧巴馬,甚至索尼應該都心照不宣。
影片另一成功之處是揭示出朝鮮軍隊高層有一股倒戈反叛力量,這真實地折射出朝鮮當今的政治變化。主持人大衛和製作人亞倫之所以能通過訪談,讓暴君在千萬朝鮮觀眾包括軍人面前像小孩一樣哭泣和失控,達到不暗殺金而擊潰金的目的,全賴於這股軍內起義部隊。那位表面忠於金正恩,一開始不苟言笑的女軍官,其實內心充滿對金氏政權的不滿和仇恨。通過她的構思、策劃和佈局,中間穿插了她與亞倫個人關係的發展和在演播室你死我活的血腥打鬥,這場不殺而下的電視採訪戰終於完勝達標。目前朝鮮政局中雖然還沒有出現用電視摧毀金正恩神壇形象的報導,但軍隊內部頻繁異動,金正恩失權,朝鮮變天等,或許已在發生之中或己經發生。從這點看,影片不但觀察深刻,而且有強烈提示作用。
《刺殺金正恩》並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或單純的好萊塢喜劇片。影片只是借用了政治波普,這種能為朝鮮和中國大陸民眾心領神會、容易接受的藝術形式,恰到好處地表達出民眾在長期恐怖壓抑下和政治洗腦下不敢或直接表達的對專制政權的不滿和對抗。
政治波普出現於上世紀80-90年代的中國。波普藝術在西方表達的對人性壓抑的反抗和在共產國家表達的對專制的反抗是不同的。當美國畫家安迪•沃霍爾用幽默和嘲諷的手法印出毛澤東系列頭像時,把毛拉下神壇很快成了一種藝術潮流,並結合人們熟知的商業符號和政治形象來更廣泛地表達對專制的譏諷和反抗。今天「三個呆婊」、「河蟹」等惡搞圖像是這種政治波普的延續。在朝鮮政治波普仍然留有中國早期的特色。影片從宣傳廣告到情節內容大量運用了政治波普。比如,影片開始時有一段動畫,兩個大熊貓在兩邊舞動,中間金正恩騎在馬上嬉笑,揮舞雙手,其中含義不言而喻。這大概是影片能在朝鮮和中國大陸引起強烈轟動的原因之一。從影片運用的畫面語言和傳播方式來看,說這部片子是索尼特意為朝鮮和中國製作的也不為過,因為在這兩個市場索尼完全沒有錢賺。
影片標題是刺殺金正恩,要他死。這可能是影片編導觀察到了金正恩必亡的大趨勢。有一些評論提到,對現實生活中國家首腦指名道姓的刺殺設計可能涉及恐怖主義嫌疑。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金正恩是被111個國家投票認定犯下反人類罪的獨裁者,處死金正恩和處死本拉登沒有什麼兩樣。即使金正恩不被暗殺,他也終有一天會被國際法庭處以死刑。而《刺殺金正恩》的幽默處理是首先讓金在道義和民心上死,而後讓金的直升機被導彈擊中後被火焰燒死。影片對反人類罪的處理,實際也暗含著江澤民犯罪集團的最終下場。難怪習近平對金正恩是置之不理,棄之不屑;對江派是持續清除,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