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禁聞之十】50萬太陽花開 喚台灣民主新力量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12月26日訊】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新唐人2014年年度十大禁聞,歲末年終之際,回顧過去這一年,可說是風雲變幻,時局莫測,首先來看到引發中華民國史上首次佔領立法院的公民運動,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太陽花學運。為期24天的太陽花學運,是如何為台灣公民意識覺醒寫下新的一頁,甚麼原因促成了5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為甚麼一場佔領立法院的運動,可以得到台灣超過一半以上的民意支持,最後迫使政府不得不向民意低頭呢?我們帶您一起回顧。

記錄片:「國會是人民的,國會是人民的,把國會還給人民,把國會還給人民。」

露天電影院前面擠滿了人,席地而坐的民眾,看著一幕幕的太陽花學運現場,彷彿又回到了當時的感動。

在民間大眾募資的支持下,記錄片工會以集體合作方式製作完成記錄片《太陽‧不遠》。10月31號,在事發現場所在地,也就是中華民國立法院,以戶外公開放映的方式舉行首映,重現運動當時的場景,喚起公民對公共議題的關注。

製片導演賀照緹:「記錄到青年世代的心聲,包括他們為甚麼要去參加這次的運動,然後他們在這個運動裡面,有獲得甚麼,然後他有甚麼改變,這個是最主要的主題。」

主創團隊導演蔡崇隆:「希望你可以從這裡開始多了解一下,為甚麼我們會有這樣一個太陽花運動,然後它對台灣的歷史政治社會會有甚麼樣的影響,你自己去做評斷。」

2014年3月17號,當執政的國民黨立法委員張慶忠以30秒時間,迅速宣佈完成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委員會審查後,引發台灣民眾反對聲浪,質疑政府罔顧民意黑箱作業。

3月18號晚上六點,大批民眾在立法院外舉行「守護民主之夜」晚會,抗議輕率的審查程序,之後有400多名學生趁著警員不備,而進入立法院內靜坐抗議,接著於晚間9點突破警方的封鎖線佔領立法院議場。

事件發生後的26小時內,有1萬多名大學生和群眾聚集在立法院外表達支持。此後幾天,抗議人數越來越多。

學生對政府提出四點要求,包括退回服貿協議、建立「兩岸監督條例」、要求先立法再審查、召開公民憲政會議。

3月23號,台灣總統馬英九召開中外記者會重申「不退服貿」。

隨後,抗議者號召全臺民眾3月30號至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靜坐、遊行。來自台灣各地的民眾頭綁布條、手持太陽花,匯聚成50萬花海,就是要馬政府退回《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據了解,馬英九政府執政6年來跟北京達成21項貿易協訂,國民黨信誓旦旦指出,這些協定可以帶動停滯的台灣經濟的復甦,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貿易深化依賴中國的結果,卻只圖利那些與國民黨核心往來密切的「權貴」。

反服貿行動持續延燒海外。留學生們在臉書發起「海外留學生聲援台灣反服貿運動」,號召海外的台灣朋友,跨國挺學運。

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以及《日本經濟新聞》、卡達半島電視臺等媒體網站,都以專題、專欄的方式或不小的篇幅,報導台灣民眾關心的「反服貿」議題。

太陽花開,讓國際社會聽到了,台灣民間真真切切呼喊著,拒絕中共侵踏台灣民主。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就是因為台灣民主體制所孕育出來的,它表示說,我們不願意接受這樣一種處境,也讓國際上的人開始重新了解到,重新估計到說,到底台灣人民真正想要甚麼東西。」

小小民主之島,隔海抵禦專制中共,迫使北京不得不把腳步放緩,把目光投注在,台灣藍綠之外,迅速崛起的第三種政治力量。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反服貿運動,不但讓北京踢到鐵板,也讓公民運動,我們的公民運動,成為兩岸關係中,強而有力的行動者,經此一役,北京不得不面對台灣公民力量的崛起,它得心應手,北京得心應手的收買策略,也會受到牽制。」

4月6號,立法院長王金平首度進入立院,希望學生離開會場,併發表4點聲明,允諾學生在兩岸監督條例草案立法前,將不召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相關黨團協商會議。

4月10號晚六點,佔領立法院議場的學生、民眾步出議場,結束這場歷經24天、585小時的抗議。王金平的一席話,讓學生光榮退場,反服貿學運似乎劃下句點,然而台灣民主的新生力量已經萌芽。

11月29號的台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再次說明瞭年輕第三勢力的崛起。《CNN》以「黑色星期六」形容,並稱這個結果反映了「太陽花學運」的心聲,可視為對中共的斥責。

文章說,從媒體領域的中資滲透到地方建設基礎工程,從黑箱服貿的簽訂到親中幫派勢力威脅台灣人民,中共這只手已經明目張膽介入台灣的內政。

2014年的春天,一場為期24天佔領立法院的太陽花學運,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社會運動,深刻影響台灣的民主體制發展,以及與中國未來的關係。

編輯/黃億美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