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感恩節帶著愉悅的節拍,叩響心扉時,那心中湧出無比的喜悅,隨著洋溢的輝光,思緒也漸漸展開綺麗的畫卷。
儘管人類有不同的膚色,不同的信仰文化,不同的語言,但感恩這一理念以其深厚的韻力,穿過了遙不可及的時空領域,跨越了難以企及的心靈之地,以及無法逾越的語言障礙,使人類的思想在這一點上有了驚人的統一。可見,感恩這一理念的特別和奇異。她的氣勢之宏大,情感之細膩,仿佛渾然天成,也像是與生俱來的天性中,冥冥的一種記憶和牽掛,嚮往回到生命的起源之地。
看似熟悉,平日耳熟能詳的漢字,卻讓我在一剎那忘記了他的意義,不禁陷入深思。「恩」究竟意味著甚麼。人的生命會有很多的際遇,有時一個小小的提示,會在人的心際,打開無比廣袤的世界,給人誠摯的展現很多精彩的信息。
我們常聽到的恩,有師恩,親恩,夫妻之恩,知遇之恩,以及那句充滿慈悲洪大氣勢的浩蕩佛恩。
當思想「倒流」,回到遠古,華夏的人文始祖,以洞徹生命的清雅風韻,為後世子孫造就出,涵蘊生命信息的恩字。一個由「心,口,大」組合的漢字,千百年一直承載著一個重要的信息。心上的象形文字「口」,表示基址,就像是心中的福祉之地,人的心地。人的心地有多廣闊,就表示人的容量有多大,相應的就能承載多少生命。而那個心地中的「大」,告訴人們心地要以容量接納為大,為首要,一個人能不斷的容納別人,那他善良的本性,就能夠無限的延伸,直到無遠弗界。
於是「恩」字,被一代又一代的後人銘記。後一代人要記著前輩的恩,後世人要記著累世先祖的恩,於是越往後延伸,恩的份量越大越重,涵蓋的地域也越來越大,容納的宗族也越來越多。所以中國古文化中有「恩者,仁也」,「恩,惠也」的概念。
人生在世,感恩父母養育,感恩學校老師的教誨,感恩同窗情同手足,互相幫助……心中有恩,就會不斷的承載,不斷的擴充,就會在人生這場修行中,不斷的包容,不斷的放下心中的積怨,不斷擴充心際領域,使得心靈凈化提升,使人變得善良從而不斷的廣施善恩,利己利更多的人。
簡單的恩字,卻像長長的一幅畫,一點一點展開時,就會看到其中的妙處。而這妙處,千百年來,也一直不斷地充實著祖祖輩輩的心際,協助生命的提升,於是有了「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昇華境界,湧泉的巨大份量能福澤更遙遠廣闊的地方,包括熟悉的,也包括陌生的。
打開感恩的畫卷,仔細欣賞歷史中的每幅插圖,常常會有細膩的感觸,引起內心的波動。《詩經﹒大雅﹒抑》中有「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千古佳句,在《衛風﹒木瓜》中則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說法。清代的《增廣賢文﹒朱子家訓》收錄了民間廣傳的佳話:「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以此醒世教子。
中華古典中有「一飯千金」的故事,說的是幫漢高祖打天下的大將軍韓信,未得志時境況很困苦。那時,韓信為了解決生活難題,常往城下釣魚。但是,韓信並不是每次都能釣到魚,時常要餓著肚子。在他經常釣魚的地方,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地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時,得到那位漂母的恩惠,便對她說,將來必定重重的報答。當時漂母聽到後,不是很高興,因為她幫韓信並不是為了求得回報。後來,韓信幫劉邦打天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齊王,在他榮華時,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施,便命人送給她千兩黃金,答謝她昔日的救濟。
面對這些歷史的插圖,一幅一幅接著看下去,不禁感嘆:原來我們的文化充滿了感恩,教化著世世代代的祖輩,並在這感恩的傳說中生生不息。簡單的兩個字「感恩」,當展開她的內涵時,原來如此的豐富,色彩斑斕。恩貫穿在整個中華神傳文化中,為後世帶來深遠的影響。
當我試著從大量的信息中,找出脫穎而出的人物,來詮釋感恩的意義時,才發現來自人內心深處的情感,是如此難以的複製。感恩的情結看似千篇一律,但因每個人的內在不同,感恩的方式也層出不窮。感恩的心,看似只是瞬間的誠摯一念,但卻在漫長的歷史中,像是天空盛開的繁花,奇異而又雋永。
當我想找出更美的詞彙,去形容感恩的情結和意境時,方體會到,美麗的詞藻面對簡單而又帶著深厚底蘊的「感恩」兩個字,竟也黯然失色,索然無味。當我看著內心的感觸,儘管細小細微,卻也像別有洞天一樣,讓人窺見一個廣闊的世界。也許,正是祖祖輩輩點點滴滴的真心實意,打造出歷史人文中,雋永的感恩世界。
聽著長長的讚歌,內心深處傳來警醒的聲音:一切善良的精神,都是來自先天的締結;一切的恩典和禮遇,都是來自至誠感恩的育化、神的賜予。當人的內心,擁有感恩,眼中的世界,便會充滿善意和光明。
因為恩有胸襟,溶在傳統文化的孕育中,使得華夏這一民族的骨子裏,帶有濃濃的海量,從小就教育子弟「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別人有恩與我時,要常記得報答,別人有怨與我時,要儘快的忘記,少想別人的怨恨,多想想報答別人的恩義。
人類的歷史走過了兩千多年,用那份沉甸甸的承載生命的恩義,來改善生命的處境,來做更多的善舉,從而福祉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明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