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凱: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隱瞞了哪些史實

Facebook

我在網上把中央電視台熱播的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看完,本想通過收看這部電視劇對粉碎「四人幫」後中共建政以來唯一值得懷念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做一番回憶,但看到的卻不是真實的歷史,而是對鄧小平顛三倒四喋喋不休的頌揚。這部電視劇把中共的頌揚領袖的文化推向又一個高峰,編導甚至把外國人都利用起來了,包括美國總統、意大利總理、英國首相、日本前總理大臣、西方石油公司的老闆、一直到可憐的意大利女記者法拉奇。以敏銳、深刻和不留情面的提問令各國政要們畏懼的法拉奇,在劇中竟成了鄧小平的狂熱吹捧者。法拉奇死了,她已經不能表達抗議;正因為她死了,《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電視劇的編導才敢肆意褻瀆這位著名記者。

不說那些外國人了,只說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一些重要史實,和創造歷史的幾位中共黨內改革派人物,如何被隱瞞了,使得這部頌揚鄧小平的電視劇講述的歷史,成了偽造的歷史,閹割的歷史,歪曲的歷史。

一、真理標準大討論與胡績偉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電視劇用了好幾集講述從1978年5月11日開始的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的大討論。電視劇中除了僅有一句提到《人民日報》轉載了這篇文章外,對《人民日報》主導了這場討論隻字不提。電視劇告訴人們,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是在胡耀邦的策劃下,由《光明日報》和《解放軍報》主導,完全不顧中國共產黨歷來由《人民日報》主導輿論、指導工作的原則和傳統。

之所以隻字不提《人民日報》,唯一原因是當年主持《人民日報》工作的是中國思想解放和新聞改革的先驅胡績偉。粉碎「四人幫」後,胡績偉受華國鋒之命重回《人民日報》,大力開展解放思想、撥亂反正的宣傳工作。早在轉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之前,1977年10月7日,《人民日報》便發表《把「四人幫」顛倒了的幹部路線是非糾正過來》的重要文章,為平反文革的冤假錯案鳴鑼開道,接著便開展真理標準大討論和推行農村土地承包、工廠崗位責任制以及興辦經濟特區的宣傳。

前《人民日報》秘書長保育鈞在胡績偉逝世後撰寫悼念文章,記述真理標準大討論時說:《人民日報》轉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後,胡績偉頂住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包括嚴詞拒絕多年共事的前《人民日報》總編輯吳冷西的指責。而鄧小平在這場討論中,起初置身於事外,一年多後討論進入尾聲,他為討論做了一個結論,支持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整個討論就成了他發動和領導的了。

胡績偉主持《人民日報》的那個時期,發表關於真理標準討論和推動思想解放的文章多不勝數,《人民日報》在全國人民中贏得崇高威望,發行量達到空前也是絕後的630萬份,老百姓說《人民日報》有點「人民」的味道了。我1985年加入《人民日報》工作時,胡績偉已調離《人民日報》,但胡績偉遺風猶在,報社同事談起《人民日報》的胡績偉時代,無不感到自豪。

1984年7月,中共中央書記處在一次會議的紀要中為胡績偉主持《人民日報》工作做了一個評價,肯定粉碎「四人幫」後,《人民日報》在主導真理標準討論和推動農業、工業改革以及對外開放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沒有《人民日報》的宣傳和推動,就沒有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被稱為中國改革的黃金十年。

胡績偉是中共黨內健康力量的代表,後來他對鄧小平的反精神污染、反資產階級自由化表達不同意見,被調離《人民日報》。1989年民運期間,他支持學生的民主訴求,譴責「六四」屠殺,走上了中國政治異議者的不歸之路。

二、開啟城鄉全方位改革與趙紫陽

講從粉碎「四人幫」到1989年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如果沒有趙紫陽,我無法想像那段歷史該如何講述,但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竟然把沒有趙紫陽的中國改革開放講得繪聲繪色。這部電視劇長達四十八集,趙紫陽從未出現過,一個疑似趙紫陽造型的人物閃現過幾秒鐘,還不如電視劇中跑龍套的群眾甲、路人乙。

如果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有一個總設計師的話,這位總設計師只能是趙紫陽,而絕不是鄧小平。趙紫陽組建和領導的中共中央、國務院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機構,曾為中國繪製出一幅經濟與政治改革相輔相成、齊頭並進的藍圖,這幅藍圖至今仍經得起中國現實的檢驗,其指明的道路仍是未來中國改革的必由之路。而鄧小平所設計的是什麼呢?頌揚鄧小平的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人們所知道的只是粗劣的「黑貓白貓」和「摸著石頭過河」,和「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至於四項基本原則,那不是改革,那是為改革套上的鎖鏈,是對改革的阻擋和扼殺。

電視劇著力表現萬里在安徽推行農村土地大包干,所謂「要吃米找萬里」。當年在全國民眾中流傳的這句民諺的上半句是「要吃糧找紫陽」,在電視劇中卻無任何一處提起。歷史的事實是:為中國農村和城市開啟全面改革的,是趙紫陽主政的四川而不是萬里主政的安徽。趙紫陽不但在四川農村推行更為徹底的土地聯產承包,而且在工礦企業全面推行工人崗位責任制和廠長、經理負責制。趙紫陽首先在廣漢縣摘掉了毛澤東建立的阻礙中國農村發展的「人民公社」的牌子,恢復中國傳統的鄉鎮建制,然後推行到四川全省。他勸四川農民放棄文革期間學大寨對土地強行掠奪性耕種的水稻一年三造,恢復一年兩造、科學種植,為此他為農民算了一道簡單的乘法: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也就是說一年三造損耗地力每造畝產三百斤,不如一年兩造保持地力每造畝產五百斤。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和三造改兩造後的第一年,全省水稻總產增加百分之十,所以就有了「要吃糧找紫陽」的民諺。

我1980年前往四川採訪,那時趙紫陽已上調中央。我在廣漢縣眼見恢復鄉鎮建制和實現土地承包後農村的興旺景象;我還在四川棉紡一廠、重慶鐘錶公司、成都飲食服務公司,見識了企業改革後工人煥發的從沒有過的生產積極性。四川的改革,開啟了全國的全面的經濟體制改革,不僅僅是安徽提供的只限於農村的改革。

趙紫陽是中共黨內真正的改革者,他與鄧小平決裂並與中共專制體制決裂是遲早的事,不在「六四」也會在其他時候。《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電視劇講中國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不講趙紫陽,是令人驚訝的可恥行為。

三、深圳經濟特區與梁湘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標誌是創建經濟特區。經濟特區的首創者是習仲勳而不是鄧小平;最早支持給廣東特殊政策在寶安縣興辦出口加工區的,是華國鋒也不是鄧小平。華國鋒指示習仲勳:說幹就幹。鄧小平說「殺出一條血路來」是接著華國鋒的話而說的。我1980年至1987年奉派任常駐深圳經濟特區記者,見證了深圳的建立和發展。我所瞭解的是:鄧小平對深圳特區無疑是支持的,但特區建立和發展之初,人們聽不到他的聲音。有一首歌名叫《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位老人在南海畫了一個圈,深圳特區就辦起來和發展起來了,純屬胡扯。1982年3月29日,上海《文匯報》發表《舊中國租界的由來》文章,指深圳特區如同1949年前的租界,在創建不足三年的深圳特區面臨夭亡的危急關頭,也未見鄧小平對特區表達過任何支持。鄧小平的為人是:當一項實驗成功,他便出來了,後來深圳度過難關蓬勃發展,他說「特區是我的實驗」,便屬典型一例。順便一說:1984年1月鄧小平帶著全家老小十幾口第一次到深圳、珠海,是視察也是過春節,一頓年夜飯便花掉了地方財政20萬元。

習仲勳首創經濟特區,卻沒有參與特區的建設。甘冒風險、排除萬難建設經濟特區的,是1980年出任中共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的梁湘,和接替習仲勳出任廣東省委書記的任仲夷。

梁湘在深圳工作期間,被中國的新聞媒體評選為「全國十大風雲人物」。梁湘提出深圳經濟特區「特事特辦」,他主持制定了「引進外資為主,市場調節為主,工業為主,產品出口為主」的特區建設方針。在特區建設方針下,梁湘與深圳特區的開拓者、建設者們一起,推行了許多超前於當年中國現實的改革:深圳是第一個實行土地和樓宇商品化的城市,土地成了吸引外資的最大資本;深圳是第一個實行建設項目公開招標的城市,保證了深圳建設的高速度、高質量、低成本;深圳又是第一個取消商品價格管制的城市,除糧、油等基本生活資料和煤炭、石油等基本生產資料外,所有商品自由買賣,餘缺和價格由市場調節;深圳還是最早引進外資銀行,並部分取消匯率管制的城市。著眼於特區的未來發展,梁湘又規劃將深圳與香港融為一體,讓特區經濟匯入世界經濟中去。

令國人精神為之一振的「深圳速度」、「深圳經驗」,都是梁湘主政深圳時創造的。講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不能不講深圳,講深圳經濟特區就不能不講梁湘。但在《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電視劇中沒有梁湘和任仲夷的蹤影,就和沒有了趙紫陽的蹤影一樣。梁湘也是因反對「六四」屠殺而被整肅,電視劇中杜撰了一位名叫夏默的人建設了經濟特區,此人在劇中是鄧小平的親信,這是《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電視劇編導的一大創造。凡是他們要隱瞞、抹殺的歷史人物,便虛擬一位身份不明的人代替,劇中的夏默和田志遠便是。

四、康華公司與1984年後的鄧小平

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演到1984年10月1日鄧小平國慶大閱兵為止。從1984年到1997年鄧小平人生的最後十三年就不演了。我斷定編導沒有勇氣、中共當局也不會允許把這部電視劇繼續演下去。演《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不演鄧小平人生的最後十三年,是最大的隱瞞。這十三年,鄧小平做了兩件事情:一是縱容兒子鄧朴方開辦康華公司,開中共全面腐敗之先河;二是「六四」屠殺,把中國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中共堪稱舉世無雙登峰造極的腐敗,是從鄧小平一家開始的。1985年3月,文革中致殘坐著輪椅的鄧小平的長子鄧朴方創辦了康華公司,1985年10月鄧小平發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講話,父子一唱一和,鼓動中共官員和他們的子女不受監督、不加節制的掠奪國家資產。而首先富起來的是鄧小平一家,鄧小平的所有子女、女婿,除了畫畫的鄧林,都投入了商海。鄧朴方的康華公司更在中國顯赫一時、呼風喚雨。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康華是中國最大的官倒。康華一成立便被確定為正部級建制,鼎盛時發展到遍佈全國的113間分公司、子公司。康華在北京其實比國務院的任何部委都高出半級,那時沒有一個部委有膽量對康華說一個不字。康華向各部委索取批文,拿到牌價商品和物資,利用國家改革初期的價格雙軌制,以市場價倒賣出手,牟取暴利。從食品、服裝到鋼鐵、煤炭無所不倒。康華的部門領導一律是高幹子弟。我採訪過康華公司的一位部門經理,他是解放軍十名大將之一的兒子,他不加掩飾地說:康華的建立是老一輩革命家的子女投身國家經濟活動的一種嘗試。

鄧小平的女婿吳建常壟斷了中國的有色金屬,另一位女婿賀平執掌軍隊的保利公司。鄧家的小兒子鄧質方與首鋼董事長的兒子周北方合作,從事嚴重經濟犯罪活動,以周北方頂罪判刑了事。這都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我知道的情況還有:深圳特區幾塊最好的地皮、包括嚴禁用於商業開發的城市綠化地,都被鄧榕的地產公司拿走了,她一轉手便賺幾個億,沒有人敢不給她,因為她的老子是鄧小平。

鄧朴方和鄧家的子女積累了多少財富?這是無人能知曉的一筆賬。康華開啟的中共官員和他們的子女的腐敗,是導致「八九民運」的直接原因。「八九民運」中天安門廣場出現過「殺朴方以謝國人」的標語,鄧小平則調動軍隊屠殺了反官倒、反腐敗的學生和北京市民。

而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鄧朴方是作為表現鄧小平父子親情而出現。鄧朴方在劇中有一個鏡頭是他對他的媽媽卓琳說,他要靠修收音機自食其力,讓人覺得像是黑色幽默。

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惡意隱瞞或歪曲史實之處比比皆是,最荒唐的在電視劇的最後一集,把香港回歸中國的《中英聯合聲明》中方簽署者趙紫陽改成了田志遠,把英方簽署者撒切爾夫人改成了英國駐中國大使。這個世界上撒謊的人很多,但撒謊也應有個譜,要撒也撒那些事實真相不明的謊,並且撒謊之前要考慮如何圓謊。中共完全無所顧忌,想怎麼撒就怎麼撒,從不考慮如何圓謊。媒體和官員撒謊騙人倒也罷了,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的編劇龍平平,是從事鄧小平研究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室主任,讓文獻學者大撒其謊,就踏破了撒謊者應該守住的底線,就沒有譜了,就不可救藥了。許多專制統治者儘管驕橫,但面對歷史文獻卻心存敬畏,中共則不然,讓歷史文獻學者為自己的謊言服務,臉不變色心不跳。

習近平親自過問不惜工本製作的隱瞞史實的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為紀念鄧小平冥誕110週年隆重播映,中國官方媒體說它是對鄧小平最真實的記錄。鄧家子女也出來說話了,稱讚電視劇中的鄧小平「就是我們心中的老爺子」。這倒是像為這部電視劇做了註解:鄧小平的人生,就像這部電視劇,除了冷酷殘暴,本來就是充滿謊言欺騙的人生。

文章來源:《中國人權雙週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