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恐怖威脅 離我們有多遠?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09月21日訊】新聞週刊(441)世界上一共有195個被國際普遍承認的主權國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國家只被少數國家承認,或不被任何主權國家承認。

今年6月29號,一個伊斯蘭極端恐怖組織宣佈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佔領區建國,自稱「伊斯蘭國」,並聲稱要在五年內佔領南歐、北非、西亞、中亞、印度和中國的新疆。

近日,「伊斯蘭國」透過網上聊天室徵召「獨狼」恐怖份子,到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發動恐襲,並利用網站詳細教導如何利用廚房日常用品製造壓力煲炸彈。美歐的火車隧道也是這一恐怖組織的攻擊目標。

一群全副武裝的軍人,扛起武器,裝上子彈,準備操練。

獨特的是,這群軍人是清一色的婦女。而她們面對的卻是,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恐怖組織」:ISIS「伊斯蘭國」。

婦女準軍事部隊指揮官COLONEL NAHIDA AHMED RASHEED:「我們的婦女戰士不怕IS……」

儘管蓋達組織首腦本拉登已經被擊斃,但是,籠罩在中東地區的恐怖陰影從未淡去。

2006年10月,一個蓋達組織的下屬極端組織在敘利亞成立。也就在2006年蓋達組織處於奔潰的邊緣的非常時期,發生了一件現在看來是一件大事的事:一位名叫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的前遜尼派教士2005年被捕,並被美軍關進監獄。

2009年,巴格達迪在大赦中被釋放,2010年他接管了這個蓋達組織伊拉克分支,並將這個武裝組織改名叫伊拉克伊斯蘭國組織(ISI)。

巴格達迪,被美國媒體稱之為「世界上最危險的人」,甚至被視作恐怖大亨本.拉登的真正「繼承人」。美國曾經懸賞1000萬美元抓捕他,只有兩張關於他的照片,對於他的背景,人們的了解依舊不多。

ISIS聲稱不僅要消除伊拉克與敘利亞的邊界,還要消除約旦、黎巴嫩的邊境,並且要「從猶太人手裏解放巴勒斯坦」。從中可以看出,IS的概念中,宗教戰爭的色彩非常濃厚。

ISIS是一個嚴密的組織,下屬9個委員會,其中的媒體委員會專門負責利用網路進行宣傳。許多西歐國家的第二代年輕穆斯林移民受到感召,組織支持ISIS的聚會,拿起自製的ISIS旗幟並拍照記錄,並將照片發到網上,以壯聲勢。

從領導人的哈裏發封號、組織的名稱、建國的願景、結合社交媒體運作的手段,布魯金斯學會分析員利斯特認為:「伊斯蘭國」是2001年蓋達組織對美國發動恐怖襲擊以來「國際聖戰的最大發展」,「標誌著恐怖主義新紀元的誕生。」

軍事能力方面,美國中央情報局透露,ISIS的勢力橫跨伊拉克和敘利亞,自今年六月開始急劇增長,估計該組織可能已經達到3萬名武裝份子,比原先估計的多出三倍。其中有1萬5000名為外國人,分別來自全球80個國家。

資金方面,ISIS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恐怖組織,總資產超過15億美元。除了得到一些富有的阿拉伯國家支持外,ISIS於今年7月,奪取了敘利亞最大油田——亞歐馬油田。在黑市以低價出售原油換取收入,估計每日可賺取高達100萬美元。

成員方面,ISIS的支持者、戰士和盟友中,還有誰?伊拉克政府軍近日突襲了巴格達迪在伊拉克的軍事參謀長比拉維的家,將比拉維擊斃,並繳獲一些存儲卡,裡面存有該組織的內部資料,包括領導層的構成和分工等。發現,ISIS中,有許多是原來薩達姆的軍人及其支持者。

這樣一個組織,其手段,被稱為「無法言喻的殘暴」。ISIS此前在社交網站上公布消息,他們處決了1700多名政府軍俘虜,並披露「現場照片」。而公開對兩名美國記者和一名英國救援人員的斬首視頻,震驚了世界。

但這不是ISIS首次展示他們的殘暴。前不久,一名澳大利亞籍ISIS武裝分子Khaled Sharrouf竟然讓自己年僅7歲的兒子,雙手提著被害敘利亞政府軍士兵人頭拍照,並將照片上傳到推特上炫耀武力:「看,這是我兒子」。

「伊斯蘭國」ISIS極端武裝分子殺人如麻,手段殘忍,令美國和多個盟國忍無可忍。9月,美國正式向ISIS宣戰,稱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等同於當初打擊蓋達組織,是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美國除了升級空襲程度,還組織「大聯盟」,與世界各國聯手,以支援伊拉克軍隊及敘利亞反對軍,共同摧毀「伊斯蘭國」。

美國人OREN GETZ:「當然,我們必須要消除ISIS。ISIS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它是世界的威脅,是世界安全、美國安全乃至西方文明安全的威脅。」

ISIS的野心不僅在中東,他們還規劃著5年之內佔領西亞、北非、西班牙、中亞、印度次大陸全境乃至中國新疆。巴格達迪的講話中,多次提到中國以及中國新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被排在了第一位。

遠在中東的恐怖份子,離中國並不是太遠。據法新社報導,本週五在敘利亞-土耳其邊境被打死的18名武裝分子中有1名中國公民。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多數民眾對ISIS極端組織反人類罪行,表示強烈譴責,並且支持美國宣戰。

好,觀眾朋友,感謝您收看本期的新唐人新聞週刊 。下次節目時間,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