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1月份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針對備受業界關注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徐德明表示,國土部將盡快協調有關部門,建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快組建不動產登記局。5月8日,國土部正式掛牌成立不動產登記局。5月14日,國土部明確2014年國土部立法重點內容,再次強調將以不動產統一登記、完善國家土地督察制度、鞏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果等為立法重點。力爭在6月底前將《不動產登記條例(送審稿)》報出,同時將制定《不動產登記條例實施辦法》列入研究類的部門規章。截至6月26日,公開資料顯示,至少已有18個省(區、市)啟動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不過,原定於月底出台的《不動產登記條例》仍無動靜。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原定於6月底出台的《不動產登記條例》可能延期,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出台。
在西方國家,不動產登記通常是一套和稅務、金融、工商立體交叉的基礎工程,而在房產信息不透明的中國,這卻被民眾披上了「反腐」的外衣。
事實上,此前住建部和國土部都有自己的聯網信息系統,只不過各自為政。2010年6月,住建部就開始啟動全國40個重點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對聯網城市的房地產交易、個人住房產權信息變更等進行實時監控,中(共)國政府曾經一度計劃在2011年底實現全國聯網,但此後因種種原因,推進緩慢。
2012年年初,住建部部長姜偉新部署工作任務,要求在2012年上半年完成40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的聯網工作,其住房信息系統由三個子系統組成,即個人住房信息系統、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統和住房公積金信息系統。
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承擔了北方區和南方區的數據採集、聯通和傳輸工作。北方中心設在北京,南方中心設在成都,住建部通過這兩個數據中心的實時更新,對各城市的房地產交易、個人住房產權信息變更等進行實時監控。
他們希望最終的聯網,不僅僅是全國各地房管部門的聯網。住建部文件裡要求為公安、民政、規劃、土地、金融、統計等部門提取相關信息預留數據接口,在未來,房地產稅、住房保障、對犯罪嫌疑人資產的控制,乃至城市規劃、統計調研等等都可以利用這個系統。
儘管目標宏偉,但在推行過程中十分艱難。一方面,中國房地產發展較快的同時,管理卻未能跟上,各地對於房產信息採集的標準、程序、內容等有較大差異,而中國不動產登記需由過去紙質信息錄入成電子信息,造成不少障礙。另一方面,國人將房產作為儲蓄使用,是家庭的最大財產,也是個人隱私的最大部分。這意味著財產公開的房產查詢面臨空前的阻力。
住建部政策研究室房地產處處長趙路興即對南方週末記者稱,沒有誰明確反對,但地方政府和多套房擁有者是不積極的。他稱,除商品房以外,各地還存在大量的其他房產可能未錄入住房信息系統,包括名目繁多的保障房、房改房、自建房等,信息錄入資金及技術均有門檻。
河南潢川縣在一份公開文件中就曾稱,該縣有近5萬卷、約有五十多萬條住房歷史數據,僅硬件配置、網絡接入、軟件購置以及這些歷史檔案的錄入,預計資金就達到了56萬元,但該縣負責房地產信息登記的機構是一個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根本無力負擔。
其他一二線城市,有大量老舊房產資料並未實現電子化。「以前的資料根本沒有底檔,沒法輸入,或者本來就是手工的東西,要輸入可能兩年都輸入不完。」任志強稱,很多二線城市的人並不辦房產證,「比如說太原,才60%的人辦了房產證,40%的房子都不辦房產證,這客觀上也給住房信息登記造成了困難。」
在北京,有大批房屋屬於中央部委及軍隊,產權及管理體系也並未統一,住建部門也並不掌握其權屬信息。北京市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陳志則稱,地方政府更為擔心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將對樓市構成衝擊,進而累及土地財政,「出現鄂爾多斯、營口那樣的鬼城,地方政府難道傻嗎?地方官員需要眼前的利益,一旦房屋過剩的基本情況被中央瞭解,他們哪還有機會賣地?」
有媒體報導稱,住建部為此選擇讓步,與40個首批聯網城市簽訂的「數據採集和使用安全協議」裡,承諾不設房屋產權查詢端口,亦不擁有查詢權限,個人住房信息的查詢權仍保留在地方政府。
生活在美國的人都知道﹐美國的房地產資訊屬於公共信息﹐屬於地方政府管轄範圍﹐也是很方便就能獲取得到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建造日期﹑面積﹑屋主姓名﹐最近一次房屋買賣日期和﹐稅收基本價﹐過去有沒有作為法拍屋出售過﹐周圍有哪些公共設施﹐像是下水道﹑電線﹑煤氣管道等等。
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住宅是一生中最大的投資﹐當然要對不動產瞭如指掌才行﹐後院會不會再造高樓﹐是不是離電線杆和自來水塔太近﹐院子底下有沒有埋什麼東西等等﹐屋主是誰﹐為什麼要賣房子等等。要確保房地產市場的健康和房屋買賣的合法性﹐不動產註冊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是唯一合法的契約﹐土地佔用範圍﹐有沒有用來抵押借債﹐誰是房契的真正主人。
地產稅恐怕是最古老的稅收﹐在收入稅﹑營業稅﹑人丁稅﹑增值稅﹑關稅之前就有地產稅﹐要準確股價和稅收﹐不動產登記必不可少。這聽起來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做法﹐要在中國實行起來步履維艱。因為許多人,包括政府官員和富人,都擁有多套房產,一旦要登記不動產﹐一旦把這些信息公開﹐勢必引發公眾的強烈不滿。
改革向來是艱難的﹐因為將觸及部份人的核心利益﹐法律也不是立法就行了﹐還得看能否實施下去。中國房地產市場失控﹐普通老百姓根本買不起房﹐要調控必然要擠壓泡沫﹐不動產登記和公開是必要的一部﹐但要讓既得利益集團放棄利益談何容易﹐其中絕大部份是中國大陸官員﹐越是渾水才好摸魚﹐信息公開了﹑透明了等於斷了財路一般。
在普通人眼裡,這就是要對樓市動刀子了,已經有專家說這個文件意義重大,對樓市影響深遠,房價可能立馬就要下降。這就是夢想,普通人的夢想,好政策來了,老百姓的好日子還遠嗎?其實,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意義,一是關門打狗,能夠搞清楚你們到底有幾套房產,這樣將來推出房產稅的時候,就可以照單全收了,一個不漏,關門後的狗兒,你們往哪兒跑;二是推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為什麼不搞房地產信息全國聯網,是怕傷及權貴,登記制度是他們心中有數,而房地產信息全國聯網,是老百姓心裡有數。一個是針對百姓,一個是針對權貴,你說他們選擇哪一個?
2013年3月,住建部副部長齊驥表示,4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已完成,計劃2013年6月底完成50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工作。然而到了6月30日,主管部門卻不再透露任何進展。2014年初,國土部明確2014年國土部立法重點內容,再次強調將以不動產統一登記、完善國家土地督察制度、鞏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果等為立法重點,在6月底前將《不動產登記條例》報出,同時將制定《不動產登記條例實施辦法》列入研究類的部門規章。截至6月底,又是原定於6月底出台的《不動產登記條例》可能延期,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出台。
政府總是忽悠老百姓,老百姓卻毫無辦法。這就是中國。
在過去,中國的不動產分類複雜,不同類型的不動產歸屬不同的部門。許多城市,「房、地」實行分開登記,土地部門發國有建設用地證,房產部門發房產證,林業部門發林權證,農業部門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而像這樣不動產登記的部門近10個。現在,據《中國經營報》報導,作為統一負責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部門,國土資源部設立「不動產登記管理局」,設立該局之後,由住建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海洋局分別登記的房屋產權、國有林地使用權、草原草場承包權、農村承包地、國有林地承包權、海域使用權等,均將陸續整合到不動產登記管理局登記。該機構除負擔整合登記職能外,還將擔負對外提供查詢等社會服務職能——這勢必將催生一場革命,讓房叔房姐都難以遁形。
但也許等不到年底,中國房價泡沫就要爆了。道理很簡單,我們的政體用歷史上的現象來解釋的話有點像東漢末年,高層和下層完全斷裂,因為中層包括省市縣三級,這些官員為了得到晉陞,不惜搜刮民眾的錢財,為了給更高一級官員送錢以獲晉陞,最典型的就是搜刮土地財富。這種腐敗絕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種約定俗成,都是如此。所以看中國哪個市長是不是腐敗,只要看他們的房價就知道了。中國經濟泡沫是史無前例的,相信也是後無來者的,在人類經濟史上都找不到,在前蘇聯都不經見,說明我們現在比前蘇聯還要腐敗。政府已經完全沒有誠信,誰也不會相信現在的政府是在誠心實意的加強制度性建設。有的官員甚至恬不知恥的說:適當的泡沫是有好處的。
從中國目前來說,政府正在不惜一切代價,將所有人往樓市趕,名義是為了剛需,實際上目前最多的只是投機資金,真正的剛需根本買不起,即使有買的也是好不容易借來的錢投進樓市,為防止房價進一步上漲。這已經是很危險了,一是正如王石所說,國際上一般用家庭收入一年3到6倍買起一套房子,是正常房價,而在一線城市這個數據突破47倍。經濟上一有風吹草動,這些家庭無一例外都會破產。二是現在為了維持樓市泡沫不破,央行還在大量印鈔,但是房地產吸附資金的能量無限大,這樣下去無論如何印多少鈔票都不夠用,而這些資金都成為死錢,第二次流通的概率非常低,造成中國貨幣效率極其低下,人民幣1元錢只能創造0.5元的效率,而1美元可以創造1.5美元的效率,兩者相比,中國發鈔無限量龐大,一點也不奇怪了。三是從國際金融來看,中國貨幣貶值風險已經越來越大,國際資本不是傻子,有利可圖的事他們從來都不會放棄,他們已經準備了做空人民幣的足夠的籌碼。如果中國出口經不住美元匯率的上漲,70%都會發生虧損,那麼,樓市新增資金就會枯竭。
市場不會關心什麼不動產登記條例,更不會關心什麼時候執行,因為整個市場對政府都極度不信任,市場只關心中國樓市誰來接盤。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來接盤,崩潰無可避免。如果我們自己印鈔,那麼一次性沒有20萬億,根本救不了中國樓市。權貴們,你們自己去玩吧。看看你們是如何玩蹦的。
(編者註:全文並非所有都是作者原創,不少資料來自網絡,經作者篩選、加工、綜述後獨立成篇。)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