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等各級官員陪同下,參觀了位於湖南瀏陽中和鎮的胡耀邦故居和陳列館,逗留了一個小時。
最近幾天,此則新聞雖然沒有在國內各網站大量發佈,卻仍然引發了不少的關注與解析。那麼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參觀了胡耀邦故居,是否應該看做是一種政治暗示呢?
首先肯定的是,中共高層無論在位與否,能夠被官媒報導的任何公開動向,都是有一定意義和連貫性的。最近的18位軍頭表忠心、上一代常委的頻繁露面,胡、習二人的雙簧戲,必定是在為正在進行的政治角力服務,但若說欲以「胡耀邦」為引,徹底扭動中國政局轉向,恐怕還是過於樂觀。不過卻可通過眼下的系列動作品讀一下政局的現狀:
其一,以「胡耀邦」為參照,中共官員可分列左右。中共軍政各屆,借64事件發家的大有人在,雖然最高層級的幾位要人正面臨整肅,但中高層仍有更多遠離此次「打虎風波」。目前「習李王」也好,台下「胡溫」也好,首要目標仍是清除「江派」亂插手問題,說實際些是權鬥,而並非正邪不兩立之爭。以目前局勢,若期盼「除惡以盡」多少有些天真。
其二,「打虎」根本目地仍是維持中共的統治。無論「打虎」的方式,還是目前「習李」推行的各類舉措,仍未脫離中共人治、權治舊習,且不說離民主政治太遠,在中共框架內構建法治社會也是單方向的「治民」而非「黨先守法」。至於說「打虎」之後,「打虎者」是否變成「山大王」,現在預判還為時尚早。
其三,適時搬出「胡耀邦」,以筆者之見,在於警示「江派」。而其意義僅在於威脅,便如世界冷戰時期的「核武器」一樣,雙方都知道後果,故而達到一種恐怖平衡。尤其目前而言,「打虎」涉及軍隊最高層,現今軍隊少壯派並未參與當年「屠城」,甚至多數不齒與那些「衛士、英雄」為伍,這一利器正用其時。
其四,最近系列舉動,更顯「打虎」勢弱。試想,若「打虎」進程一帆風順,何需軍頭表態,元老助陣。必是軍政兩界有異常聲音,迫使「習李」不得不探尋軍方各界態度,並借元老助勢,甚至要借「胡耀邦」的民望來壯勢,可見「虎勢」之大,「打虎」之難。
那麼,胡、習二人的雙簧戲,下一步會如何唱,最終會唱到何種成度呢?一方面肯定的說,「打虎」已經不存在雙方和諧收場的結局了,鬥爭至此,雙方早已喪失了互信,任何退讓的承諾都會被對方視為換取聚力的機會,非生即死是這場戲的唯一結局。若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借「胡耀邦」這張牌置對方於死地也不無可能,只不過需要做多一些準備工作而已。
而另一方面,「打虎」一方,是否真的有勇氣,或者更直接點說,有沒有這種責任感去繼續扭動局勢,將中國的方方面面接續到25年前,完成當年用血的代價未盡之事,表面上是取決於「打虎」一方。而實則若站在歷史的眼光上看,卻是轉瞬退逝的機會,既然25年的時間仍未磨平記憶,那只能說明這個印記已經無法抹去了。今天「打虎」的,明天未必不成為別人手下的「虎」,無論於公於私,只有真正健康的機制才能確保機制內的人,不受「病變之脅」,才可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故而說,任何局勢的扭轉,還是要靠活著的人,「胡耀邦」也好,其他一切因素也好,只是可以利用的因素,卻也不是能永遠利用的。一旦錯過了時機,本來利於自己的因素也可能變成砸腳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