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將爆發的中國主權債危機

Facebook

繼阿根廷、希臘、歐元區相繼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後,中國能否避免危機的發生?種種事實表明,中國的主權債務危機將在五至十年內發生,這並非危言聳聽,關鍵是習近平有否能力應對?

中國中央政府真實債務

當今,中國中央政府的真實債務,誰能查清?長期以來,中央政府公開數據表明,債務佔GDP比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被認為遠低於國際公認百分之六十的警戒線。

二○一三年十二月三日,中國國家資產負債分析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據《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二○一三》顯示,二○一三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加總的債務二十八萬億,佔當年GDP的百分之五十三,其中地方政府債務十九點九四萬億。企業部門杠杆率(企業債務佔GDP比重)百分之一百一十三,超過OECD國家百分之九十閾值。中國非金融企業、居民、金融部門及政府部門加總,中國大陸全社會的債務加總,達一百一十一點六萬億,佔當年GDP的百分之二百一十五。中國大陸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國企、金融部門的債務雖然「分灶吃飯」,但非獨立,所有的債務最終由中央政府托底,再轉嫁於全社會。

難避免的債務危機

據審計署數據,截止二○一三年六月底,中國政府債務佔GDP的比率升至百分之五十六,已接近百分之六十的國際警戒線,意味著中國政府調控的空間大為收窄。問題是百分之五十六的數字,未必是中國政府總債務的真實數字。雖然審計署二○一三年這一次普查了中央、省、地、縣、鄉五級政府債務,但仍未包括政策性銀行金融債、社保資金缺口等債務。坊間各種傳聞,不少地方政府此次申報的債務數字依然顯著低於真實的債務規模。

更嚴重的是,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劇增,不僅限於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隨著國內外需求的持續低迷,中國在製造業與基礎設施領域均出現產能過剩,而企業債使銀行的壞賬大幅上升。最終,銀行壞賬不斷地轉換為中央政府債務。

中共十八大制定了至二○二○年居民收入倍增計劃,也同樣會加劇中央財政的債務壓力。中國政府要實現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只有兩條路可選擇,一是舉債,二是通貨膨脹。從國際歷史經驗看,政府先舉債來增加國民福利,再通過通貨膨脹來理清債務。

中國的影子銀行

審計署去年底公佈數據顯示,全國政府債務顯然不包括「影子銀行」資金和債務的實際統計。中國的「影子銀行」有著匪夷所思的特點和軌跡。可以說,中國非正常的「影子經濟」是「母」,「影子銀行」是「子」。兩者在中共改革大潮中相互依存、相依為命,成為改革的怪胎。

相對實體經濟而言,「影子經濟」是寄生在實體經濟上的關聯「行業」和「產業」,它像「影子」一樣貼附在實體經濟上。「影子銀行」很難為那些實體解決困難並提供直接服務,這就是「影子銀行」能夠在中國大陸存在的基礎。

中國的銀行融資分兩大塊,「主流塊」是銀行等金融機構服務於實體經濟,特別是維持國企的壟斷地位;而「非主流塊」是「影子銀行」,他們的業務是說不清道不白。隨著二○○八年國際金融海嘯的爆發,中國「影子銀行」的風險和債務浮出水面。「影子銀行」泡沫化和邊緣化問題的出現,中共高層才被問題的嚴重性嚇了一跳。

許多行家認為,「影子銀行」資金幾乎都進入了房地產市場。無數中介、諮詢、擔保、信託、對沖基金和一些私募基金等組成了「影子經濟」。多年來「影子銀行」主要依靠發放高息貸款攬財,極少提供真正意義上的服務。「影子銀行」的鉅額債務也同樣會轉換為中央政府債務。

中國中央政府債務還遠未包括:未來環保、生態等支出性的龐大債務。二○一三年十二月八日,在昆山舉行的「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環保部生態司司長莊國泰說:「幾十萬億元才能解決土壤問題」,並稱環保部正在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計劃。未來將用多少錢來修復大氣與水?恐怕無人能說出個準確數。中國各級政府及國有控股公司的海外資產存在多少債務風險?更是國家「秘密」。

若上述情形在不久將來同時迸發,則未來五至十年內,中國政府的真實債務規模,很可能上升至百分之二百五十以上。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率下降,以及利率市場化會導致利率水平上升,匯率自由化也加快人民幣「外升內貶」的步伐。一旦經濟增速低於利率水平,中國政府債務將面臨巨大的挑戰,五至十年內爆發中國主權債務危機,將會變成事實。

能否避免危機爆發,取決於中共政府的財力能否可持續堪重負。屆時,若政治危機、主權債危機、國內民族矛盾危機、各種內外危機同時或交叉爆發,中共作為執政黨的「亡黨失政」已無多少人會懷疑,問題是習近平如何未雨綢繆和有效應對?

進一步的問題,無論希臘、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都是在高福利的體制下發生,危機發生後,國民不會選擇改變這個社會體制;而中國大陸是在低福利、低人權狀態下發生的危機,歷史將又一次給中國人提供選擇社會體制的機會。

文章來源:《動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