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削價 消費者貪便宜反吃虧

【新唐人2014年02月28日訊】醫美療程削價競爭,買愈多折扣愈大,消費者可別以為賺到便宜。患者白花錢做無效治療倒也罷了,有的人斑愈打愈多,打出大花臉。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指出,每次的光療最好間隔3到6個月,低能量光療至少好間隔3到4週,曾遇到患者把醫美當成做臉,每週做一次,導致黑色素細胞休眠,皮膚出現白斑,斑斑點點,宛如梅花鹿。

據中央社報導,李先生不讓女士專美於前,注射肉毒桿菌、玻尿酸、抽眼袋、打斑等微整形療程,樣樣都試過,日前他在電視購物頻道看到促銷活動,28次醫療療程只要新台幣4980元還贈送美容液,心動之餘詢問客服人員。得知一次在臉上做4個部位就算4個療程,28次療程實際只有7次,他覺得被唬了,決定先不要購買療程。

楊志勛表示,網路、購物頻道的醫美廣告說得天花亂墜,民眾登門後,往往不是先由醫師診斷該用什麼療程,而由被所謂的顧問介紹某某療程組合有多划算,民眾撿便宜心態,大量購買療程卷,結果用出問題。

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兼任副教授蔡仁雨則表示,病人有的是被光療弄出大花臉,或是注射肉毒桿菌素造成眉眼歪斜,或注射玻尿酸引起紅腫發炎,其中不乏是別家醫師開單轉介病患,拜託他善後。他說,他常常替病人收爛攤。

蔡仁雨說,用粉底化妝品蓋住斑點,換個部位注射肉毒桿菌、使用消炎藥物,可以挽救醫美失誤,可是有不少人根本是醫美做過了頭,皮膚休息是最好的治療。

皮膚科醫界日益關注皮膚能禁得起多少醫美療程的「折騰」。黃毓惠解釋,有肝斑體質的人,頻繁打雷射、脈衝光等,會讓潛在的肝斑冒出來,中國大陸還有研究認為這可能增加皮膚癌風險;注射肉毒桿菌素除皺的愛好者,會出現「耐受性」問題,別人一次療可撐6個月,對這類愛好者可能撐不到4個月。

楊志勛說,也許是光療造成花臉的糾紛頻傳,醫美機構和器材廠商反其道而行,把一次就可以做好的療程拆成好幾個,或是把光療儀器輸出能量調到最低,強調不易發生副作用。

「不易發生副作用,也可能就是沒作用」,黃毓惠舉例說明,東方人的膚質比西方人容易反黑,以紅寶石雷射、鉺雅客雷射臉部除斑,一次療程就OK,療程後皮膚反黑,大約3個月會消退,想要不反黑而調降光療能量,除斑效果跟著大打折扣。

楊志勛說,一旦能量低到不能再低,「差不多像是用手拍打臉部」,患者做完光療覺得毛孔變小、皮膚變平滑、氣色變好,只是發紅水腫造成的假象,一星期後一切如舊,錢就白花了。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