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02月25日訊】 (美國之音電) 華盛頓 — 緬甸前軍政府與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在2005年簽署了在緬甸伊諾瓦底江上合建密松大壩的協議,2007年正式動工。但是從一開始,這個計劃投資35億美元的工程就遭到緬甸民眾的強烈反對。為了順應民意,緬甸改革派總統吳登盛2011年9月下令暫停大壩的建設。
當地寺廟的一位負責人說:「大壩暫停的時候,我感到很高興,因為這會使這裡美麗的自然景色得以保留,也可以保住我的寺廟。」
*大壩前途未定 爭論日趨高調*
但是,圍繞這個大壩的命運的爭論最近變得越來越高調。當地居民以及環保人士正在爭取讓這個項目永久性的停建,而中國的開發商卻試圖推動項目的重新開工,並為此展開了宣傳攻勢。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說,這個項目每年給公司造成5千萬美元的損失。
*緬甸政府進退兩難*
密松大壩問題讓緬甸政府進退兩難。它一方面希望信守與外國投資方簽署的合同,尤其是與其長期盟友中國所簽訂的協議,但是在另一方面,正在進行民主改革的緬甸新政府也要證明,緬甸正在演變成能夠對本國民眾的關注做出回應的民主國家。
*大壩成為衡量緬甸是否進行民主改革的指標性問題*
華盛頓研究機構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東亞項目研究員孫韻說,密松大壩現在成為衡量緬甸是否會進行民主改革的一個指標性問題。
孫韻:「在2011年,全世界都在關注緬甸的政治改革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到底是不是有效的時候,密松的問題就成為衡量緬甸政治改革的一個標準。」
密松大壩的問題也成為緬甸國內權力鬥爭的工具。緬甸反對派全國民主聯盟利用這個項目存在的不確定性批評現任政府迴避責任。
大壩的停建已經損害到緬甸與中國的關係。自從緬甸單方面暫停了大壩的建設之後,中國幾乎停止了對緬甸的投資。數據顯示,在2008年到2011年期間,中國在緬甸投資了120億美元。但是在2013年4月結束的2013財政年度,中國對緬甸的投資急劇減少到4億零7百萬美元。
*對投資國進行政治風險評估至關重要*
史汀生中心東亞項目研究員孫韻認為,中國政府從密松大壩問題中也吸取了一些教訓。
孫韻:「我覺得,中國政府已經吸取的教訓就是在進行這種大規模的海外投資過程中間,必須要對所在國的政治風險進行更為仔細的衡量,因為在密松最開始簽署協議的時候,中國並沒有預料到緬甸會發生這麽大的政治上的變化。」
她說,由於中國在其他很多政治不穩定的國家都有大型的投資項目,因此,如何對這些國家的政治風險進行更為準確的評估就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