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看三中全會 朝野共識在哪裡?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1月14日訊】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全世界媒體的猜測下終於落幕,會議公報隨之披露。公報稱,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就《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了工作報告,會議審議並通過了該報告。

三中全會是關乎習近平當局今後若干年的執政大計和國事走向,在習近平上台以來的各類會議中,實乃重中之重。之所以重要,按照某媒體的說法,這是「因為中國已經站在一個領導層繞不過的關鍵節點上」。許多跡象顯示,在如何看這些改革節點,如何看三中全會的問題上,民間和當局顯然不一致。

在改革節點問題上,朝野基本沒有共識。北大教授張千帆最近在一次會議上指出,在經過三十年改革之後,中國民間社會已經就改革的基本方向達成初步共識,即當前的中國亟需在經濟、政治與法治三個向度上推進改革,民間改革共識則分別體現為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與執政權力的法治化。

公報雖然承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但仍強調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公報稱,「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民間共識廣泛認為,在經濟改革中,國企改革是關鍵節點,這是因為有關經濟命脈的重要國企部門,幾乎都掌握在紅二代或新太子黨手中。這就造成了任何對國有企業傷筋動骨的重大改革舉措,都會遭到頑強抵制,因此他們認為,國企改革很難有突破性進展。

和國企改革這個節點相比,政治方面的改革,顯然是當局明知道繞不過去卻非要繞過去的節點。公報稱,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還說,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這些申明毫無新意可言,只是簡單重複習近平在十八大提出的說詞。

在過去的半年裡,當局已經通過其喉舌和御用文人的連番動作表明,中國的政治體制是世界上最好的體制,因而不能改、無須改,但行政方面的小改小革還是可行的。這就是公報所說的,「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但是對公佈官員財產這樣的民間呼籲數十年的「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舉措,卻絕口不提。

在依法治國方面,公報說,要「建設法治中國,必須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從傳出來的三中全會改革版本來看,當局有意把地方的司法權收歸中央所有,以圖改變地方政府濫用司法,借司法為自己圖利的做法,但是當局卻無意放棄黨對司法的控制。

習近平在過去執政的一年裡,嚴管輿論,嚴打網絡和公民社會,與民間和知識界結怨甚深。這一年的打壓,和他的雙控舉措——輿論控制和社會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三中全會前夕的改革氛圍和共識基礎。不少知識分子對這樣的當局推動大動作改革,沒有任何信心。

三中全會前,他們曾對習近平政府抱很大希望,結果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許多人承認,他們對習近平看走了眼。經過這一年的痛苦經歷,民間和知識界不少人接受了三中全會前的教訓,對三中全會出台大動作不抱太大希望。更多的人對當局是否有能力兌現其承諾深表懷疑。當然,還有人依然對習近平抱有謹慎樂觀,但已經從他們的原有立場退了一大步。他們說,習近平至少打改革旗幟就是積極表現,應當給他留時間思考。還有的說,三中全會在政改方面不可能提出根本性政策,但對碎步前進的政改措施都應歡迎和支持。

這和官方的態度,有極大落差。官媒高調稱讚,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新時代,而民間反應普遍冷淡。這種朝野落差,會不會進一步導致民間對當局的不信任和不合作,值得進一步觀察。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