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令金融風險急升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0月27日訊】(新唐人記者柳清綜合報導)不斷擴張的大陸地方債務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一枚隱形炸彈。海外經濟學家報告評估,中共政府負債佔比GDP,已由5年前的1.5倍飆升至2.1倍,升幅和升速都很驚人。

香港《東方日報》發表文章稱,中國為保增長、保穩定,只能緩慢地繼續擴充信貸規模以維持現狀,這無異飲鴆止渴。但目前,中共當局的做法,顯然是希望嚴控信貸的同時,逐步清償債務,同時控制貨幣總額以維持人民幣信用。

文章指出,通過放寬信貸,以貨幣寬鬆政策拉動經濟的做法,使不少西方國家正在付出沉重代價。中共當局似乎有步其後塵的跡象。

早前,有經濟學家估計,包括政府隱性負債在內,中國地方債超過二十萬億。雖然政府部門已予否認,但地方債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正逐步浮現。

經濟學家指出,信貸本質上是預支未來錢,只有取得超越投資的回報,才能填補預支的空洞,否則就會造成壞帳,形成金融風險。當風險累積至銀行不能承擔的地步時,經濟危機就會爆發。

文章分析指,過去數年,中國經濟能維持增長,很大程度是依賴各級政府和諸多國企的過度信貸,以投資帶動市場需求。但過度信貸只能延緩經濟危機的爆發,對解決經濟困境無補於事,還會令風險累積,對將來經濟造成更大危機。

文章說,中國金融體系全屬國有,最壞打算是以撇除巨額壞帳的方法來避免危機爆發,但這實質上等於是由全國人民來「埋單」。

部份地方債務風險已爆發

財新評論員王長勇表示,實際上這樣做對風險是變相的一個延誤,它掩蓋了債務風險的暴露。表象上看,沒有發生破產,但事實上從經濟意義上來說很多地方早已資不抵債,或者是已經沒有了償還能力。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稱,多年來,中央政府一直會給全國的年度經濟增長率設定一個目標。對於一些地方政府官員來說,解決方案很簡單:先徵地拆遷,再借款搞房地產開發。地方政府的這種做法造成了Kynikos Associates對沖基金經理Jim Chanos所稱的「通往地獄的腳踏車」。

文章稱,到未來某個時點,地方政府將不得不停止這種做法,屆時他們的債務將達到難以持續的規模。目前看起來這一時刻越來越像是已經來臨。

《路透社》報導說,一個一黨制國家的政府,需要審計才知道它的組成部份借貸了多少,難怪評級機構表達對它們債務做法的擔憂。

在中國地方和中央政府的關係是複雜的,地方當局在指導發展方面行使相當大的酌情權,並且簽署了相當多的債務來提供資金,儘管規定不允許。因為中國的農村土地在本質上是集體所有,因此地方政府在轉讓農村土地給城市或者工業的過程中有巨大的牟利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