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連載】《包公案-龍圖公案》第五十九則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0月17日訊】【導讀】包公案-龍圖公案(又名《百斷奇觀龍圖公案》、《龍圖神斷公案》、《包公七十二件無頭案》),作者不詳。本書以百則故事情節敍述包公四處巡行斷案丶精察決獄的故事,反應了包公在斷案時表現出的超異智慧及包公的秉公執法,清正廉明和剛直不阿。通過包公審理過的一系列「人命」、「姦情」、「盜賊」、「爭占」等類案件均得以昭雪,完整全面的塑造了一個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本書故事情節曲折,內容廣泛,對當時的社會生活作了生動而深刻的描繪。書中雖是沿襲了《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的部份情節,但仍值得一讀。

(接上篇)

第五十九則 惡師誤徒

話說人家教育子弟,擇師為先。做先生的誤了學生終身大事,真實可恨。東京有個姓張的先生,名字叫做大智,生來一字不通,只寫得一本《百家姓》而已。那先生有一件好處,慣會謀人家好館,處了三年五載,得了七兩八貫,並不會教訓一字,把學生大事誤盡不顧。有個東家姓楊名梁,因學生無成,死去告於包公台下。

  

告為惡師誤徒事:易子而教,成人是望,夫子之患,在好為師。今某一丁不識,強謀人館。束脩爭多,何曾立教。誤子無成,殺人不啻。乞正斯文,重扶名教。上告。

  

包公看罷,大怒道:「做先生的誤了學生,其罪不小。」喚鬼卒速拿惡師張大智來!不多時,張大智到。包公道:「張大智,你如何誤了人家學生?」張大智道:「張某雖則不才,頗知教法,但凡教法要因人而施。學生生來下愚,叫做先生的也無可奈何。就是孔夫子有三千徒弟,哪裡個個做得賢人!況做先生的就如做父毋一樣,只要兒子好,哪裡要兒子不好!還有一件,孔夫子說道: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嘗無誨焉。又孟子說道: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看來做主人家的也有難做處。

  

因見楊某學生又蠢,禮數又疏,故未能造到大賢地位。」包公道:「楊梁你如何怠慢先生?」楊梁道:「因見先生不善教誨,故此怠慢他也許有的。」張大智道:「你見我不善教誨,何不辭了我家另請別個?」楊梁道:「你見我怠慢你,何不辭了我家到別家去?」二人折辯多時。包公喝道:「休得折辯,畢竟兩家都有不足處。」張大智又補一訴詞:訴為誣師事:天因材篤焉,聖因人教哉。有朋自遠方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自行束脩以上,三月不知肉味。

  

上大人容某稟告,化三千惟天可表。上訴。

  

包公看罷笑道:「待我考試先生一番,就是主人家的意思。」

  

遂出下一個題目來。先生就做,又一字不通。包公道:「果然名不虛傳,主人慢情該有的;先生誤了學生,罪同謀財殺命。

  

但主人家既請了那先生,雖則不通,該當禮待,以終其事,不可壞了斯文體面。今罰先生為牛,替主人家耕田,還了宿債;罰主人為豬,今生捨不得禮待先生,來生割肉與人吃。」批道:審得師有師道,黑漆燈籠如何照得;弟有弟道,朽樗櫟如何雕得;主有主道,一毛不拔如何成得。先生沒教法,誤了多少後生,罰牛非過;主人無道理,壞了天下斯文,做豬何辭。從此去勸先生,不要自家吃草;自今後語主人,勿得來世受屠。

  

批完,各杖去訖。

(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