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連載】《濟公全傳》第一百一十五回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8月30日訊】【導讀】《濟公全傳》是明末清初出現的一部描寫濟公傳奇事跡的小說,全稱《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簡稱《醉菩提》,又名《濟顛大師玩世奇跡》、《皆大歡喜》、《度世金繩》等,以濟顛和尚遊戲風塵、渡世救人為主線,其間又穿插劍客、俠士行俠仗義的活動及正邪鬥法、捉妖降魔等情節,是一部別具一格的武俠小說,尤其是書中的主人公,既「顛」且「濟」,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可以說是中國小說史上罕見的亦俠亦僧亦丐亦神的喜劇性人物形象,成為後世武俠小說中喜劇俠客形象的重要淵源。

第一百一十五回 金毛海馬鬧差船 濟公善救馮元慶

話說濟公同柴、杜二位班頭,押解四個賊人船隻,正往前走。這天走到小龍口,濟 公忽然靈機一動,就知道水裡來了喊人。和尚說:「我在船上悶的很。我出個主意,釣 公道魚罷。」大眾說:「怎麼叫公道魚?」和尚說:「我釣魚,也不用網,也不用鉤子。 你們給我找一根大繩子,我拴一個活套。往水裡一掠,我一念咒,叫魚自己上套裡去。 我要鈞一個百十多斤的魚,咱們大家吃好不好?」大眾說:「好。」就給和尚找了一根 大繩。和尚掛了一個來回套,墜上石塊,捺在水內。和尚就說:「進去進去。」大眾都 不信服,和尚說:「拿住了,你們幫著往上揪。」眾人往上一揪,果然很沉重。揪出水 來,一瞧不是魚,原本是一個人。頭戴分水魚皮帽,水衣水靠,魚皮岔油綢子連腳褲, 黃臉膛,三十多歲,和尚叫人把他棚上。和尚說:「還有。」又把繩子捺下去。果然工 夫不大,又揪上一個來,是白臉膛,也是水衣水靠。





書中交代,這是怎麼回事呢?只因 前者把姚殿光、雷天化放走,這兩個人到陸陽山去約人,約了四個人。一個叫金毛海馬 孫得亮,一個叫火腿江豬孫得明,一個叫水夜叉韓龍,一個叫浪裡鑽韓慶。知道押解華 雲龍,眾宜人必由水路走,叫這幾個賊人,在小龍口等候搶劫,探聽明白,船來到了, 孫得亮、孫得明先來奔船底,自己身不由己,就鑽在套裡,被和尚拉上去擁上。和尚說: 「你們這些東西,膽子真不小。姓什麼?叫什麼?做什麼來了?」孫得亮、孫得明各通 了姓名,說:「我二人一時懵懂,被朋友所使來的,師父慈悲慈悲罷,我二人情願認你 老人家為師。」和尚說:「我要把你兩個人放了,還來不來?」孫得亮說:「再不敢來 了。」和尚說:「我要有事,用你二人行不行?」孫得亮說:「師父要有用我二人之處, 萬死不辭。」和尚說:「既然如是,我把你兩人放了。你叫你們那兩個伙計,也別來了, 我也不拿他了。」這兩人放開起來,給和尚磕頭,和尚附耳說:「如此如此。」二人點 頭跳下水去,竟自去了。柴元祿、杜振英一看說:「要不是師父,我二人哪裡知道水裡 有人。」和尚說:「你二人放心罷,這就沒了事了。」這天往前走,相隔臨安不遠,和 尚說:「我要頭裡走了。」柴、杜說:「師父別走。倘師父走後,出了差錯,那還了 得。」

和尚說:「不要緊,沒有差錯。我說沒有,你二人只管放心。有了差錯,那算我 和尚的差錯。」和尚說著話,下了船,施展驗法,來到錢塘門。和尚剛一進門,只見錢 塘縣知縣,坐著轎子,鳴鑼開道,後面眾多官人,鎖著一個罪人,帶著手銬腳鐐。和尚 抬頭一看。口念:「阿彌陀佛!這樣事,我和尚焉能不管。要不管,這個樣的好人,屈 打成招,就得死在雲陽市口,殘害生命,我和尚焉能瞧著。」說著話,和尚過去說: 「眾位都頭,帶著什麼案呀?」官人一瞧,有認識和尚的官人說:「濟師父,告訴你, 他是圖財害命的路劫。」和尚說:「有點屈枉,把他放了罷。」眾人說:「誰的主意。」 和尚說:「我的主意。」官人說:「你的主意不行。」說著話,就見這個罪人的爹娘妻 子孩兒,一個個哭哭啼啼,甚為可慘。書中交代:這個罪人,原本姓馮,雙名元慶。住 家在臨安城東二條胡同。家有父母妻子孩兒。他本是錘金匠的手藝人,極其精明誠實。 他有個師弟姓劉,叫文玉,在鎮江府開錘金作。只因買賣賠累,用人不當,寫倍把馮元慶請去,給他照料買賣。馮元慶實心任事,不辭勞苦,幫著他師弟,經理買賣,四五年的景況,把所賠的錢找回來,反到賺了錢。劉文玉就拿馮元慶當做親弟兄,深為感激馮元慶的這份勞苦,要把買賣給馮元慶一半股分,每年馮元慶回家一次。不想馮元慶日久積勞,常常染病,實不能支持。跟劉文玉說:「我要回家歇工。把病養好了再來。」劉文玉見師兄病體甚重,也不能阻。給了五十兩銀子,叫他回家養病。馮元慶自己還有二十兩銀子,也帶著。雇了一只船,回臨安。

這天到了臨安,天已掌燈,管船不叫馮元慶 下船,說:「天晚了,明天再下船。」馮元慶是很不能一時到家,自己拿了舖蓋褥套, 下了船,走到東城城下。自己本來帶著病,走不動了,離家尚有二里地,自己打算歇歇 走。焉想到往地下一坐,就睡著了。天有二鼓,打更的過來瞧見,把馮元慶叫醒了,打 更的說:「你怎麼在這裡睡著,這裡常鬧路劫!」馮元慶說:「我是二條胡同住家,我 由鎮江府病了回來,剛下船,我走到這裡走不動歇歇,沒想到睡著了。」打更的說: 「你快回去罷。」馮元慶剛要走,打更的拿燈籠來照,眼前一個男子死屍,脖頸有一刀 傷,是剛殺的。打更的把馮元慶揪住。說:「你膽敢殺了人裝睡呢,你別走了。」馮元 慶說:「我不知道。」打更的說:「那可不行,你走不了。」當時揪著馮元慶,找本地 面官人,立刻把馮元慶送到縣衙門。新升這位錢塘縣姓段,叫段不清。一聽官人回稟, 即刻升堂,把馮元慶帶上。老爺一問,馮元慶說:「回老爺,小人姓馮,叫馮元慶,我 在東城根二條胡同住家,我是錘金的手藝,由鎮江府做買賣,因病坐船回家,下船晚了。 走到樹林子走不動,歇息睡著了,打更的把我叫醒,眼前就有一個死屍,我並不知誰人 殺的。」知縣說:「你這話全不對,拉下去打。」打完了又問,馮元慶仍說不知,立刻 把馮元慶押起來。

次日知縣一到屍廠驗屍。有人認屍說:「被殺人是錢塘縣大街天和錢 舖掌櫃的姓韓。昨天到濟通門外糧店取了七十兩銀子,一夜沒回舖子,不知被誰殺了, 銀子也沒了。」知縣驗屍回來,一搜馮元慶的被套內,有七十兩銀子。知縣一想,更不 是別人了,必是他謀財害命,用嚴刑苦拷。馮元慶受刑不過,一想:「情屈命不屈,必 是前世的冤家對頭。」自己說:「老爺不必用刑,是我殺的。」知縣問:「哪裡的刀?」 馮元慶說:「隨身帶的刀。」知縣教他畫了供,就把案定了。往府裡一詳文書。知府趙 鳳山,是個精明官長,一瞧口供恍惚,言語支離,這個案辦不下去,把知縣的詳文駁了。 楊鳳山府批提案,要府訊,親自審問。知縣今天提出這案,坐轎叫官人押解上知府衙門, 馮元慶的父母妻子,都趕了來,他姐說:「兒呀,你怎麼做出這樣事來?」馮元慶歎了 一聲說:「爹娘,二老雙親呀,白生養孩兒一場,孩兒不能夠在爹娘跟前養老送終了。 孩兒哪裡做這樣事,這也是我事屈命不屈,有口難分訴,嚴刑難受。我那時出來到雲陽 市口,家裡給我買一口棺材,把屍首領回去就是了。」他爹娘妻子一聽這話,心如刀絞, 就一個個淚如雨下。眾瞧熱鬧人,瞧著都可憐。這個時節,和尚過來。說:「他冤屈。 你們把他放了罷。」官人說:「誰敢把他放了?你見知府去,叫知府放了,我們沒有那麼大膽子。」旁邊有認識和尚的說:「濟公你要打算救他,你見知府去。」

和尚說; 「我就見知府去。」立刻和尚頭前來到知府衙門。一道辛苦,官人問;「找誰?」和尚說;「你回稟你們老爺,就提靈隱寺濟額前來。」官人一聽,哪敢怠慢,趕緊進去回稟。 知府趙鳳山,由前者秦相府濟公帶兩個班頭出去拿華雲龍,直到如今兩個月有余,渺無 音信,心中甚為懸念。今天聽說濟公回來,趕緊吩咐:「有請。」官人出來讓著,和尚 往裡夠奔,知府降階相迎,舉手抱拳說;「聖僧一路風霜,多有辛苦。」和尚說:「好 說好說。」一同來到書房落座。才獻上茶,手下官人進去一回稟:「現有錢塘縣大老爺, 把兇犯馮元慶帶到了。」知府說:「叫他少待,我這裡會客。」和尚說:「老爺升堂罷, 我和尚特為此事而來。」趙鳳山說:「我的兩個班頭呢?師父可將華雲龍拿住?」和尚 說:「隨後就來,少時再說。這件事老爺先升堂問案,我和尚要瞧瞧間供。」知府立刻 傳伺候,升坐大堂。知縣上來行禮。說:「卑職將馮元慶帶到,候大人訊供。」知府叫 人給知縣搬了旁座坐下、知縣瞧一個窮和尚,也在旁亂坐著。心說:「我是皇上家的命 官,民之父母,他一個窮和尚,也配大堂坐著。」知縣有些不悅,他也不知濟公是秦相 爺替僧。這時,知府把馮元慶帶上來,知府說:「馮元慶,東樹林圖財害命,可是你殺 的?」馮元慶說:「老爺不必問了,我領罪就是了。」知府說:「你說實話,是怎麼殺 的?」馮元慶說:「小人實在冤屈。縣太爺嚴刑審訊,小人受刑不過。」自己又把前番 被屈之事一說。知府一想,現有活佛在此,我何不求他老人家給分辨。想罷,說:「聖 僧,你老人家瞧,這件事如何辦?」和尚哈哈一笑,這才搭救良民正曲直,捉拿兇手問 根由。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