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就職難在何處?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8月24日訊】(新唐人記者顧星音綜合報導)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這樣的新聞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汎濫。隨著近年一波又一波創紀錄的大學畢業人數,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失業率不斷上升,大批學生畢業后無處可去?

2013年,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史上最高的699萬。而相對的招聘需求卻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今年的大學畢業季已有2個多月了,而目前仍有300多萬應屆和往屆畢業生無法找到工作。綜合網路、各媒體報道及調查組織的研究顯示,造成學生無法順利就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 中國經濟泡沫化日益顯著,招聘減少,就職崗位供不應求。

中國近年來存在的顯著問題,房地產泡沫化、地方政府債務危機、高通貨膨脹、資金外流、同時,製造業也面臨困境,人民幣升值,稅負過重等,皆影響到各行業對人才招聘的需求。在收入不穩,物價高飆的社會壓力下,各大小企業公司也不得不勒緊褲帶,實在沒有更多能力招聘優秀的人才。

二、 學生畢業后就職理念與實際市場需求存在差異。

據三菱東京UFJ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2013年7月4日發表的第162期BTMU(China)經濟周報顯示,現在中國大學生畢業后,多數想做公務員、國企職工,而募集人數最多的卻是私有企業。另外,大多數學生都有想找到一份在高級領域工作的理想,對於結合知識與技術的職業需求,現在中國的市場卻更偏向于募集銷售營業類的工作。

中國兩極分化嚴重,底層的民衆生活艱難,爲了維持生計甚至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比如擺攤被城管打死打傷也時有耳聞。在這樣的體制下,從小耳濡目染各階層不同的生活質量,多數學生考慮的是將來如何避免遭遇艱苦的環境。從小的物質化教育使大多數學生不再重視夢想、創造、道德等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

三、 社會制度的不完善導致找工作存在局限性。

有媒體針對中國的大學生做了一份市場問卷,調查現在大學生認爲找到好工作是由什麽因素決定的。結果出爐后,竟有50%左右的學生認爲是要「靠關係」。在這個「拼爹的年代」,很多學生對用實力找工作似乎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網友認爲,中共遇到了經濟危機,大學生就業當然難,至於要有門道那是一黨專制的必然產物。

而戶籍制度卻又成爲另一個困擾學生找工作的重要因素。外省市的人如果沒有當地的戶籍戶口,很多待遇良好的工作將與他們失之交臂。而如果在一線城市大學就讀的的學生畢業后回了家鄉,可能就無法再重新回到這座大城市工作。同時,各地區物價的飛漲,又讓很多外地來的學生無力承擔高價的生活費,甚至連房租吃飯等基本生活所需都成問題。

找工作存在「體制」背景的牽制,還要顧慮地區性的差別化對待與生活實際開支的比例,「社會的現實」讓這群剛畢業的學生找工作費盡周折。

四、 教育質量的低下與無度擴招造成不同領域人才比例失衡。

如今很多大專院校爲了賺錢,除了提高學費和其他雜物等費用外,還無視自己的辦學能力,開設一些能獲取較高經濟收益的熱門專業。不斷擴招學生,只要有錢就能有文憑。這樣肆意招生的後果就是往往這些熱門領域的人才飽和,很多學生找不到對口工作。而真正市場需求的職業卻又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局面。

但開設這些熱門專業的高校,有些並不完全具備強大的師資與實際正統的教育理念。這種教育系統下畢業的學生,實際的職業技能與專業知識並不全面,造成大學生整體素質的下滑,無疑也為就職增加了難度。

日本三菱銀行的經濟周報認爲,中國的高等教育和經濟計劃一樣,在技術革新還沒成熟之前,就先開始擴大教育發展。而一般情況下,則是應該在經濟構造轉換開始后,根據勞動力市場的不同需要,才開始擴展高等教育。因此,在這種市場需求不明確的情況下,教育機關根本無法準確掌握社會到底需要怎樣的人才。

這篇報道還稱:「要解決就職難的問題,就必須要從經濟•教育•社會等多方面進行改革。」

有網友認爲造成如今社會廣泛就業難的問題,是「中國只注重思想教育、不注重智商教育、個性教育釀成的惡果。」但另有網友評論認爲:「根本上說,是整個經濟和政治制度和體制的結果。也就是說,在現有體制下,不可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名為Frank的網友評論說:「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人越多,並且這樣的情況越是這樣繼續下去,中共倒臺的時間也就更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