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逸明:洋奶粉出醜讓中國奶粉抓到了救命稻草?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8月13日訊】8月 2日,新西蘭最大的奶製品企業恆天然發佈了一條震撼性的聲明,聲明稱該公司的一條清蛋白粉生產線遭肉毒桿菌污染,自2012年5月以來所生產的42噸濃縮蛋白粉產品可能含有肉毒桿菌,這些產品已出口到包括中國在內的8個國家。

包括恆天然公司的奶粉在內的眾多洋奶粉品牌一直都為世界輿論稱道,尤其受中國消費者青睞,該品牌深陷毒奶粉醜聞令世界為之震驚,更令中國消費者一時間難以置信。中國國產奶粉早已臭名昭彰,如今,洋奶粉也曝出有毒的醜聞,這讓不少中國消費者不知所措,因為不知道再讓孩子吃什麼奶粉好了。

在多年前,曾名噪一時的國產品牌三鹿因為涉毒而轟然倒塌,之後,經質監部門檢測發現,蒙牛、伊利等多個國產品牌奶粉均含有三聚氰胺這種毒素。不過,除三鹿之外的涉毒品牌並未隨著三鹿一道在奶粉世界消失,而是一如既往地從事奶粉的生產和銷售活動。顯然,它們之所以能維持生命,除了因為官方的保護之外,還因為中國消費者的血性不足,沒有在那之後拒買這些品牌。

當然,中國的貧富差距太大,雖然幾乎每個嬰幼兒的父母都知道國產奶粉不可靠,但是,因為價格比洋奶粉便宜,所以,只能懷著僥倖心理去讓孩子食用。不過,在沿海地區,很多嬰幼兒的父母都會通過到香港自由行的機會為孩子買奶粉,不管是買的洋奶粉還是國產奶粉都會覺得放心,這使得香港的奶粉一時間供不應求,港府不得不發佈限奶令。

恆天然公司的奶粉在以往口碑甚好,在中國國內,很多消費者都樂於購買,在以往也基本上沒有出現過大的問題。記得三鹿奶粉之所以東窗事發,也是因為當時與三鹿合作的恆天然公司向中國政府反映的結果。如今,恆天然再度自爆家醜,表明了該公司的商業良心和社會責任感。雖然恆天然公司的毒奶粉已經流入市場,對消費者構成危害與威脅,但是,從該公司的這種態度看,其奶粉涉毒跟中國公司的奶粉涉毒性質完全不同,一個是無心之失,一個則是有意為之。

為了遏制危害和挽回聲譽,恆天然公司迅速決定召回問題奶粉。這種舉動值得肯定,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中國的奶粉企業絕不會主動自爆家醜,即使奶粉涉毒鐵證如山,也會矢口否認。從中國大陸銷往香港的奶粉幾乎沒有出現過問題,以及在奧運會期間對運動員實施奶製品特供和對高層官員實施特供的情況看,它們對於自己生產的奶粉存在的問題心知肚明,為了賺錢,所以昧著良心隱瞞實情。

看到恆天然公司的聲明後,中國消費者並不歡天喜地,而是感到痛心疾首,而中國相關部門和奶粉企業則是歡呼雀躍,似乎是抓到了救命的稻草。8月7日,中國發改委宣佈,對來自美國、法國、荷蘭、新西蘭等國的總共6家奶粉生產商處以6.7億元的罰款,指責這幾家企業涉嫌進行價格操縱,在中國市場搞壟斷,受罰企業包括此次毒奶粉事件的主角恆天然公司,品牌包括雅培、惠氏、達能、雀巢、美贊臣、多美滋、合生元等。

不難預料,在此次毒奶粉事件之後,洋奶粉與國奶粉在中國市場上各自佔有的份額會出現一定的變化,尤其是在短時期內,國產奶粉可能會有市場份額抬頭的趨勢。洋奶粉出事,這應該是中國國產奶粉企業夢寐以求的事情,因為只有這樣,它們才可能將洋奶粉擠出中國市場。不過,從公眾的反應來看,即使洋奶粉出了問題,在絕大多數人心目中,依然會認為洋奶粉質量依然比國產奶粉質量可靠。恆天然雖然奶粉涉毒,但該公司的態度令人肅然起敬,一旦其奶粉重返市場,依然會購者如雲。

中國的傳統道德觀念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這種樸素的信仰如今只存在於少數中國人心目中,大多數人都是唯利是圖、唯錢是尚,很多商人就更是利慾熏心,為了利益的最大化,可以置道德良心和法律於不顧。從中洋毒奶粉不同的揭露方式看,中國奶製品企業已經徹底良心泯滅。

幾年前,蒙牛乳業的負責人在香港召開新聞發佈會,向香港市民表示,他可以保證銷往香港的蒙牛奶製品比內地的要安全,這是在赤裸裸地表明他們在奶製品生產上執行的是雙重標準,大陸人在其眼中就是只配吃劣質奶粉和毒奶粉的賤民。

只要稍微有頭腦的人都不會相信洋奶粉有壟斷中國市場的能力,要壟斷也只能是國內品牌壟斷,因為中國沒有真正的市場自由,洋奶粉的受歡迎與壟斷無關,只與消費者的判斷有關。發改委在此次毒奶粉事件之後,對洋奶粉進行重罰,這看似在打擊壟斷,實際上是為了斂財和為了讓中國國內奶粉品牌壟斷市場創造條件。

據資料顯示,肉毒桿菌是一種致命病菌,一旦為嬰幼兒攝入後果不堪設想。現代社會,污染方式五花八門,病菌、毒素也各式各樣。恆天然公司製造奶粉的過程應該是非常嚴格的,沒有將被肉毒桿菌污染的奶粉遏制在國境線內的確是重大失誤,不過,中國的質檢部門為何也未能及時發現這種問題?可見,發現這種問題有一定難度,如果要徹底地追究責任,恆天然公司該受罰,而中國的質檢部門同樣也該受罰。

恆天然公司的奶粉醜聞沒有讓恆天然這塊牌子徹底倒下,反而照出了該公司的商業良心,同時,也照出了中國相關部門和奶製品企業幸災樂禍的醜惡嘴臉。「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公眾有理由相信自爆家醜的恆天然公司能走出毒奶粉困境,並在以後重返中國市場,讓中國消費者對其重建信心。

文章來源:《民主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