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世界高溫政策 中國人最慘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8月2日訊】(新唐人記者韓淨綜合報導) 進入夏季,全球各地氣溫爭相衝向新高。而中國大陸從6月中旬開始,35℃以上高溫酷暑持續「烤驗全國」,多地高溫日數達15天以上,有43個市縣的日最高氣溫超過40℃。但細數世界高溫政策,對比發現中國人最慘。

《新唐人》前些時間也相繼報導,「紐約持續高溫95度,體感溫度破100」、「英國7年來第一次經歷長時間熱浪,鐵軌扭曲」。而侵襲意大利的熱浪是也是近10年來最強勁的一波。

面對全球性的炎熱天氣,每個國家的高溫政策也引起民眾關注和熱議。

美國

根據美國政府工業衛生會議的政策細節,有關高溫工作環境的條例中,對高溫工作環境的測試標準和對工人高溫保護規則分門別類相當詳細,其中包括溫度、濕度、溫度放射條件,例如是否是直接接觸發熱物體還是在高溫封閉式空間工作,封閉和空氣流通量,工作強度等等。

美國國會1970年通過的《職業安全與健康法案》還規定,僱主有責任為僱員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特別是要避免「公認的危險」,包括有毒化學物質、過度噪音、機械危險、高溫和極寒、不衛生的狀況等。故意或多次違反該法案的僱主有可能面臨巨額罰款、甚至是法院傳票。

同時,有法律專家指出,如果炎熱酷暑室外勞動強度大,室外的溫度超過25度到28度區間,美國政府規定工人必須在每個小時當中最起碼要休息半個小時;如果是高溫達到超過30度,每個小時當中只能工作15分鐘。

在美東,針對7月以來持續高溫,紐約市應急管理辦公室宣布,全市400多個避暑中心全面開放。

加拿大

加拿大的高溫政策更顯出政府對民眾關懷備至。政府認為,除了空氣溫度外,空氣的相對濕度、空氣的流動速度以及熱傳播源都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或者加劇溫度的提升。因此,加拿大經常採用濕熱指數來規範「高溫」的界定。

據稱,工作環境的溫度超過21℃,且體力耗費量為每小時500卡的環境,公司對每個人工作的身體狀況就要保持高度關注了。檢查人員對工人工作前進行體溫、心跳和體重的測量,這個數據同工作之後進行對比,如果心跳頻率加速、體重減輕、體溫升高的幅度超過一定限度,工作量將被減少。

對於不同的工人,加拿大的僱主通常設計有高溫適應計劃,其內容為:對於之前未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工人,在高溫條件下工作的第一天只安排20%的工作量,此後每個工作日逐步增加10%至20%的工作量,直至增加到100%的工作量;而對於此前在高溫環境中工作過的工人而言,再次在高溫條件下工作的第一天可以安排50%的工作量,此後每個工作日逐步增加10%至20%的工作量,直至增加到100%的工作量。

如此規定真可謂細緻入微。

德國

對於高溫工作,德國相關部門規定,辦公室的溫度不得超過26攝氏度,如果違反規定,公司將會受到處罰。

德國高溫作業的規定主要分三個階段:26—30℃時,僱主應安裝百葉窗、提供冷飲等,放鬆對員工的著裝要求,允許穿短褲和涼鞋上班。而在30—35℃之間,僱主必須在工作空間安裝空調。

當氣溫超過35℃,則被認為不適宜辦公,無論室外還是室內工作者都應放假休息,無法停工的企業則要安排員工輪休。如果在此溫度之上,仍安排員工在室外工作,僱主將接受勞工法的重罰。

法國

在法國的防暑體系中,強調加強高溫勞工保護制度,規定氣溫超過30℃時,僱主必須讓室外工作者休息,同時提供水和清涼的飲料。

韓國

韓國雇傭勞動部則在6月7日針對各企業工廠發布「應對高溫行動要領」,要求各雇傭單位在每日最高溫度的下午2點至5點停止室外工作。

日本

7月以來日本一些城市出現了39℃的高溫,東京市中心的氣溫也達到35℃。

《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說,在高溫的界定上日本採用的是WBGT指數,就是濕球黑球溫度指數是綜合評價人體接觸作業環境熱負荷一個基本的參量,會通過考慮空氣、溫度、濕度、風速和輻射熱四個因素,同時還會把工作服的質地對指數的影響也考慮在內。

日本沒有為高溫立法,但日本厚生勞動省根據勞動基本法向各省市地區發布的《高溫作業場所防暑注意》上,明確規定了在何種溫度下可以進行何種勞動。

例如:在WEGT指數為23℃時,可以以最大速度做激烈的體力勞動如跑步、挖掘、爬樓梯。當WEGT指數為25℃時,可以做強度較大的體力勞動如搬運重物、砍伐。當WEGT指數為30℃時,可以做只用到頸和胳膊的體力勞動如除草、粉刷。當WEGT指數達到30℃時,可以做些輕鬆的手工業如描圖、縫紉。而當WEGT指數達到最高度33℃時,最好停止一切體力勞動,靜坐休息。

中國

相比其它國家,中國大陸今夏的溫度豪不遜色。有網友戲稱,三分之一個中國進入了「燒烤」模式。在馬路上煎蛋、烤魚的景象,已不是奇聞。上海續高溫,更是破140年以來7月份高溫天數的紀錄。

而相比于以上各國或細緻、或高端的高溫界定,中國對於高溫的定義分室內和室外。室外「高溫」界定為35℃以上,室內為33℃。

中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于去年新修訂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該辦法也對高溫天氣下的工作時長做了詳細規定: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然而比較一下,在德國當氣溫超過35℃,則被認為不適宜辦公,無論室外還是室內工作者都應放假休息,中國人要在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才能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美國政府規定,如果是高溫達到超過30度,每個小時當中只能工作15分鐘。在中國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勞動者在室外露天還可以工作6小時。

顯出中共政府這些規定是理論性的,有哪些措施可以保證監督到位還是另外一回事。而實際中國人的耐熱程度要承受高的多。

雖然《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還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但對於高溫費,微博上流傳這樣一個說法:真正在高溫底下的人拿不到錢,不在高溫底下的人卻能拿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