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廣東吳川的泥塑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5月24日訊】吳川泥塑又稱「泥公仔」,已有1100年的歷史了。他源於唐末宋初,由梅菉鎮瓦窯村民興起。瓦窯村始於唐朝(公元618年),開基祖姓廖,從佛山石灣遷徙而來,佛山石灣精湛的陶瓷工藝從此也傳入吳川。

吳川泥塑與佛山石灣的陶藝一脈相承,或者說是後者的變種。據說,有一年元宵節,瓦窯村一位陶工閑來無事,隨手抓起一把陶泥捏成一個公仔自己玩賞,沒想到竟吸引了一些人圍觀。第二年元宵節,其他陶工也跟著捏泥人,開始時他們用陶泥捏一些小菩薩后燒成陶塑,用於祭祀活動,再後來,乾脆就用田泥做成雞形狀的哨子,稱為「雞哨」,賣給孩子們吹響來玩,這就是吳川泥塑的雛形。

這就無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覽。從此,泥塑這一民間藝術斷斷續續經歷了唐、宋、元三個朝代。

到了明朝洪武年間,皇帝派遣官吏四齣挑選美女進宮尋歡作樂,民間百姓對此無不怨聲載道。於是,梅?頭村的群眾便乘鬧元宵之機,特地造了一套醜化皇帝與皇后的泥塑。其特點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腳大、乳大、耳大。果然觸動了官府衙門,竟派遣大批衙差,聲言要抄斬全村百姓。後來,炮製這套泥塑的為首者便出滅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份,腳大乾坤,乳大養子民,耳大聽民音,這為何不妥?」這幫趨炎附勢的官兵聽了無言可答,只好罷休。

地方官走後,群眾索性把泥塑推倒,稱為送「泥鬼」。以後便成習俗,每年元宵造一次「泥鬼」,就要送一次「泥鬼」。

隨著歲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題材也不斷有新的發展。原先大都取材於神話傳說的「盤古開天闢地」、「女禍鍊石補天」,「嫦娥奔月」、「哪吒鬧海」、「八仙過海」或取材於歷史戲曲的「三顧茅廬」、「七郎打擂」、「平貴別窯」等等。

 

泥塑的製作過去是用稻草、竹木支架、泥為材料,使用材料簡便,製作快捷。現在泥塑已發展到水上彩塑、活動彩塑,配上現代燈光、音響、舞美設計,集電、光、聲、動於一體,顯得更加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