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寒食節的來歷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4月2日訊】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即清明節前一二日就是寒食節。這一天,民間禁煙火,只吃冷食,是前往墓地祭掃過世親友墳墓的日子,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相傳寒食節起源于紀念春秋時代忠貞愛國的晉國大臣介之推。相關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陸續載於《後漢書》、《晉書》以及酈道元的《水經注》等古代典籍上。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詩,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歷“子推綿山焚身”的故事。

相傳春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被迫在國外四處流亡。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當重耳流亡到衛國時,他們所帶的糧食已經吃光了。眾臣采來野菜煮食,但饑腸轆轆的重耳卻不能下嚥。忠臣介子推見狀偷偷地躲進山溝裏,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塊,同野菜一起煮成湯送給重耳。重耳聞到肉香,接過來狼吞虎嚥吃個精光,這才問起從哪來的肉菜湯,旁邊有知情的大臣告訴他,是子推從大腿割下來的肉,重耳聽了感動的淚如雨下。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 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 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餿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

晉文公于是下令舉火燒山。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不見介子推出來。待山火熄滅,晉文公帶人上山查看,卻發現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對著介子推的屍體痛哭一場。當準備安葬遺體時,發現介子推脊樑身后的柳樹樹洞裏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

晉文公看后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祠堂。然后曉諭全國,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每年的這一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走上前,鄭重其事地折下一枝柳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以示對介子推的懷念。

從此以后,每逢寒食節,晉國人便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并且在這天來到野外,插柳于地,祭獻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寒食供品,和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飲品。

后來,在寒食節祭拜介子推的風俗逐漸擴展到其他地區。隨著朝代的更替,這一風俗又逐漸演變為在寒食節這天插柳于墳或插柳于戶,皇家祭祀皇陵,官府祭祀孔廟、先賢,百姓則一家人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拜掃祭祖的習俗,并且代代相傳至今。

因寒食節與清明節的日期很接近,兩個節日總是接踵而至,久而久之就合并為一個節,并衍生出在寒食節與清明節到來之際,郊游踏青、鬥雞子、蕩秋千、蹴球、詠詩等風俗活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