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正技職教育 培養動手做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03月14日訊】體檢技職專題(中央社記者許湘欣、鍾榮峰、韓婷婷台北14日電)技職教育曾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打下穩固基石,但近年技職體系追求升格改制的轉型,令企業主憂心忡忡,認為產學落差影響了經濟及產業的競爭力。

工具機大廠上銀董事長卓永財,對台灣技職教育落差感受最深。他強調,產業不是希望大學做為職業訓練所,但實作類科系卻連實習設備都沒有,學生心裡清楚自己所學只是皮毛,對投入職場或產業自然缺乏信心,這恐怕才是許多「靠爸族」產生的原因。

卓永財曾因批評台大的學生只會寫論文而被媒體大肆報導,但他澄清,他指的是台灣的大學生普遍缺乏實作的能力、沒有基礎技術;很多學校連實習設備都沒有或設備老舊,部分學校甚至完全沒有實習課程。

卓永財從這個例子來說,現在台灣技職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以實作為基礎的教育一點也不重視實作,捨本逐末去追逐寫SCI論文」。

卓永財進一步解釋,SCI論文不是不好,有些科系很需要,例如醫療;但機械類是實做教育,至少在大學要讓學生有個原理與概念。例如馬達長怎樣、車床銑床是什麼?有何功用?設計圖要怎麼看得懂,公差的意義是什麼?

他認為,儘管教育部長蔣偉寧上任後,已開始努力改善,但學校要從過去的崇尚論文到能夠產生對產業的影響,恐怕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台北工專(北科大前身)畢業的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也憂心地說,五專大量消失讓他很感慨,他一直反對技職學校大量升格改制。

童子賢表示,過去台灣靠著「技職教育」和「中小企業」兩隻腳,撐起了產業一片天;但近年來受到升學主義的盛行、社會虛榮心等因素,讓台灣技職教育出現嚴重失落,造成產學落差。

他認為,台灣產業若要再度發熱發光,少了技職教育,就會缺了一個重要支撐。

他感嘆,現代社會對大學文憑的虛榮心,毀掉了技職教育。教育體制太著重升學,面向不夠完善,導致企業找不到人才,招不到工;反觀大學生卻出現「畢業即失業」、「薪水22K」的窘境。

童子賢說,所謂的「菁英教育」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應該鼓勵孩子勇於發展自己的興趣,不一定非讀大學不可;做個專業工匠、技師,一樣能受人肯定。政府應該引導整體資源投入技職教育,與產業實質面接軌,教育環節才會完整。

卓永財以最近遇到的某所大學第一位機械博士生為例,這個學生還是需要交兩篇論文,因為教授說是教育部規定,但教育部根本沒規定,凸顯從政策到基礎還是沒有動起來。

卓永財建議,政策TOP DOWN(由上而下)落實的速度要加快,台灣要學德國就好好學,盼望政府有更多機會去更新國立、私立大學的設備。

卓永財說,產業不是要求學校要為企業培養出熟練工,但學校總要培養一個基礎,產業接著責任做進一步的訓練。

總歸來說,卓永財指出,社會對「實作」這件事沒有想通;不要說機械系,難道商科畢業不是出去從基礎的工作做起嗎?彷彿大家都認為今天去到現場(工廠現場)就一點也不值錢,是黑手。

但現在的高端機械業根本不是這樣,上銀現場年薪百萬元的員工比比皆是。上銀正在推動一個計畫,希望2015年時,現場至少要有超過70%的基礎線上操作員年薪突破百萬元,扭轉黑手是低薪的印象。

京元電董事長李金恭對於台灣的技職教育,亦有著深刻的期許。他指出,台灣技職教育基礎課程,可讓學生認識基本的電子和半導體內容,實務上在工廠就可以結合;技職教育的實習工廠,仍帶有「動手做」的精神,可以延續下去,有助培訓產業基礎人才。

李金恭表示,高工背景的技術人才,已經具備實際動手做的經驗,若加上4年技職大學教育的養成,在工作上比較能得心應手,工作態度也會甘之如飴,不會眼高手低,工作互動上也不會困擾管理幹部。

京元電在產學合作方面已有相當熟稔的經驗。李金恭說,京元電和雲林科大、高雄應用科大、台中逢甲大學、苗栗聯合大學都有產學合作計畫。

李金恭認為,透過產學合作,學校課堂上的理論基礎,可進一步與工廠生產線實作經驗相結合;企業和學校之間的產學合作模式,有計畫地將教育訓練和生產實務相結合,可以縮短技職學生畢業後到工廠接軌、摸索和適應生產模式的時間。

從建教合作項目來看,他認為,產業界相對需要包括電機、電工、機械、資管、資工、工工等專業科目的技職學生。

李金恭說,產學合作就是生產線上帶新兵,一開始學生在工廠實作過程中都會有磨合階段,最後同學留任意願高,也代表學生對企業工作環境、待遇、公司前景和形象,投下肯定的一票。

李金恭希望台灣的技職教育,可以培養更多的專才,他很懷念以前高工和大學雙軌制的教育制度。一方面,大學教育可培育基礎科學和理論人才;另一方面,技職教育可培養多元化且專業深入的實作人才,例如電鍍王、麵包王、板金王、修車王等。

李金恭說,透過技職教育,可以訓練許多製造業生產線上實作人才,可增加就業機會,降低家庭生活負擔,他建議台灣的技職教育,可以考量德國技職教育體系或是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做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