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3月4日訊】中共經濟模式是以出口為導向的,採取的是內部資源消耗和外部資源依賴基礎上的「粗放型」方式和低價競爭模式。如:2004年中國出口60億雙鞋,平均每雙價格不到2.5美元,耐克在中國內收購價每雙12美元,而在市場上銷售卻是120美元。2011年中國出口汽車(包括小汽車和卡車)平均單價為 13442美元(人民幣84790元,2011年5月17日外匯牌價,下同),同期德國市場中低檔品牌:福特品牌平均成交價為21,526歐元(人民幣 172725元),日產品牌平均成交價為20,123歐元(161467元),歐寶品牌平均成交價為19,381歐元(人民幣155513元);現代品牌平均成交價為15,976歐元(人民幣128191元);菲亞特品牌平均成交價為14,994歐元(人民幣120312元)。
非常明顯中國出口企業獲得的利潤低於應獲得的行業正常利潤。低價競爭模式是不符合經濟常理的,為了維持這種經濟模式中國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採取了多種方式補貼,有明補,有暗貼,最典型的補貼是出口退稅,通過退還出口貨物的國內已納稅款來降低出口企業成本,實則成本轉嫁給了中國民眾。整體上看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是個賠錢的模式,是中國國家流血模式,它的外在表現為:高物耗—高排放—低收益。這種經濟模式是難以持久的,那麼是什麼使中國共產黨政權將這種中國人民流血的經濟模式持續了30多年?中共這種經濟模式跟釣魚島又有什麼內在聯繫?
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獲得了鄧小平堅定支持,並作為政績號稱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來標榜,低價競爭經濟模式帶來的企業規模擴張所彰顯的經濟活力,GDP高昇形成的漂亮經濟數據都成了鄧小平打擊政敵,維護權利的強力武器,所以為了維護這種經濟模式1992年鄧小平不惜以88歲的高齡,以普通黨員身份南巡, 終至以出口為導向的低價競爭經濟模式成了中國國策,並從上世紀70年代末一直持續到現在。高排放造成的污染可以通過共產黨政權控制的輿論工具有意淡化和消聲,高物耗、低收益共產黨政權是怎麼解決的?
戰爭和掠奪是中國共產黨政權給出的答案。分為兩個階段1990年以前以對外對內發動戰爭的方式解決,1990年後以掠奪中國民眾的財富的方式解決。
中共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初始國內的質疑聲就不斷,為了消聲,鄧小平主導的共產黨政權1981年發起了中越扣林山、法卡山之戰,戰爭一起共產黨內、社會上很難發出異議聲音,在中共不顧大局、不愛國等等大帽子是可以壓死人的,在中國國內待過的人都有體會,因而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消除異議聲音的。
即便如此共產黨內反對聲音仍然強大,共產黨的中央政策受到當時各級共產黨官員強烈抵制,80年代初期鄧小平主導的共產黨政權為了推行他的經濟政策以幹部隊伍知識化為藉口,進行了共產黨官員的大換血,實質是一種贖買,交出官位保留待遇,各級地方政權和部門多出了N個副職,一個縣十幾位副縣長的情況比比皆是,多的有17個副縣長的。大部分掛起來的都是年富力強的,而新上來的有學歷不一定有能力,新老幹部之間的矛盾、新舊思想的碰撞、多出來的官位的財政負擔加之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是賠錢的是自身流血的模式,一下子矛盾都凸顯出來了,這時鄧小平主導的共產黨政權再次用起了戰爭手段,1984年中國對越南發起了老山、者陰山、八裏河東山之戰,持續到1990年。
按今天中越邊境劃分,戰爭區域基本上處於越南境內,就是說鄧小平主導的共產黨政權1984對越戰爭是侵略戰爭,出發點顯然是轉嫁國內政經矛盾。當時矛盾中,國內政治矛盾佔多數的,戰爭過程中暗中用建政以來的積累和國外貸款貼補經濟窟窿。可是用戰爭轉嫁國內矛盾的方式畢竟有時效性的,短期政權因戰爭獲得的高壓統治權隨時間而弱化,於是89年中國爆發了著名的89學生運動,鄧小平主導的共產黨政權仍然選擇了戰爭,只不過對象不是外國人,而是手無寸鐵的中國愛國學子,也因共產黨內一部分派系的退讓沒形成更大的內戰悲劇。
縱觀鄧小平主導的共產黨政權時期沒有看到或則視而不見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的高物耗—高排放—低收益的弊端,為了堅持己見不惜分別於81年,84年發動對越戰爭,和89年屠殺愛國學生,以殘酷和無情的戰爭維持著賠錢的經濟模式。這是共產黨政權維護它的經濟模式第一階段—戰爭階段。
90年以後江澤民主導的共產黨政權在退讓和無奈中放棄了戰爭手段,轉而以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給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輸血的方式維持著它的運行。
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的弊病導致了多方的問題,共產黨也有一些認識在上世紀80年代末提出了3年的經濟整頓,結果1990年GDP增長 3.9%,1991年GDP增長8.0%,鄧小平對此不滿意,於1992年初進行了南巡,起初共產黨官方進行了抵制,鄧小平對當時共產黨的領導人提出了威脅:不改革就下臺。妥協的結果是江澤民留任,鄧小平成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成為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成為中國國策。
1992年GDP增長率13.6、1993年GDP增長率13.4,在GDP高起的同時通貨高居不下,1993年通貨膨脹率就升至13%(居民生活費指數超過20%),企業三角債氾濫,以出口為導向的低價競爭經濟模式規模越大陪得越多,經濟窟窿怎麼堵?企業間的矛盾怎麼辦?用戰爭轉嫁國內矛盾又成了共產黨政權的首選,越南作為目標不行了,沒有號召力了,所以江澤民主導的共產黨政權選擇了台灣,這就是1996年台海危機的根由。
至於什麼統一祖國不過是欺騙中國人的口號。台灣不同於越南,中間隔著台灣海峽,中共陸軍的人海戰術用不上,空軍、海軍沒優勢或優勢不多,美國維護台灣的決心又堅決,共產黨政權實在沒有把握,於是共產黨把目標盯到中國人的財富上,用國人的財富填補經濟窟窿,維持它的賠錢的,流血的經濟模式。
例如:1997年7月一日共產黨政權宣佈3年國企改革攻堅。1996年12月共產黨把14個解放軍乙類師(3團編制)轉為武警機動師(升為4團編制)
8610部隊(遼寧盤錦第117師)、
8620部隊(遼寧興城第120師)、
8630部隊(天津第81師)、
8640部隊(河北定州第114師)、
8650部隊(山西榆次第187師)、
8660部隊(新疆伊犁第7師)、
8670部隊(甘肅平涼第63師)、
8680部隊(河南鞏義第128師)、
8690部隊(江蘇宜興第2師)、
8710部隊(福建莆田第93師)、
8720部隊(江蘇無錫第181師)、
8730部隊(湖南耒陽第126師)、
8740部隊(四川南充第38師)、
8750部隊(雲南蒙自第41師)。
絕大部分位於老工業基地周圍,再看看下崗人員組成,都是有幾十年工齡的,過去中國實行底工資制,工人相當部份應得利益以各種預期福利的名義留存國家或企業裡,當工人被迫以低廉的補償買斷下崗後,國家和企業把應付的福利截留了,等於共產黨以國家和企業的名義把這部分財富搶走了。從武警機動師成立時間佈置位置來看就是針對下崗工人的。
另一個顯著例子土地財政,農村土地共產黨建政後歸集體所有,1978年最後一次人大會議,共產黨政權偷偷在憲法中加了一句話,一切土地歸國家所有,加了這句話要負責的,1978年以前城市裡的房產是有地權的得給房主補償,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你收歸國家得給集體補償的,都沒有。
今天拆遷中老百姓打不贏官司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所有權被共產黨以國家名義奪走了。其他的,房改、醫療改革、教育產業化、環境污染、股市、高稅收等等都是變著法的刮中國人的財富。搜刮的財富相當部分填補到它賠錢的經濟模式中了。所以1990年以後共產黨以掠奪中國人財富來維持其流血的經濟。那麼釣魚島跟中國經濟模式有什麼關係?
普通中國人的財富共產黨很難搶了,現實表現是找不到新的國家財政增長點,固有的經濟模式維持不住了。經濟模式改變會有什麼影響?經濟下滑,指標不好看政治壓力大,就業率下降,社會矛盾激化,在改革中發了大財的權貴面臨清算的危險,無路可走於是戰爭又成了共產黨們的選擇。轉嫁矛盾遊戲再次開始。
釣魚島同南中海的衝突點不同,它的差異在於:釣魚島牽連到日本,上世紀日本人曾經侵略過中國,1978年以後日本給予中國的經濟援助中國官方有意淡化,許多中國百姓不瞭解,或知之不詳,近年來又拍攝了大量的抗戰題材戰爭電影電視劇。對日戰爭容易引起民族主義情緒,能把戰爭對國內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再一個釣魚島離中國的陸基雷達近也許也是個原因。
所以釣魚島問題實質是中國的經濟模式出了問題,雖然表面上不相干。
文章來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