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2月28日訊】就在4個月前,廣州媒體說「本市市場暫未出現鎘米」,一旦「發現,就封存」,言猶在耳。 2月27號,南方日報卻報導,在廣州市場隨機抽取多批次的湖南大米,結果是,鎘含量,全部超標。
而當時媒體為鎘米「闢謠」時,老百姓的擔心,也成了真。
民眾:「食品方面監控的不是很好。」
民眾:「米每個人都要吃,也擔心生甚麼疾病。」
這次被查出鎘超標的問題米,全部來自中央儲備糧直屬庫和地方糧庫,是當時糧庫裡最好的稻米。
現在,這批重金屬米已經輾轉抵達珠三角地區無數老百姓的餐桌。而廣東省最大米麵公司之一的「金斯奇」,也在這次問題米風波中「中招」。
「金斯奇」的湖南大米原料和生產出的米粉,抽檢發現鎘含量超標50%至100%。金斯奇米粉不僅在中國銷售,每年還向美國、歐洲等地出口平均100萬噸以上;在港澳市場,其產品占有率更超過50%。
湖南重金屬米,由來已久。早在2011年本臺就曾關注,在湘江流域,由於長期、大量的採礦冶煉和沿岸工業排污,導致湘江「重金屬污染」居全國之最。
當時,環保部門在湘江之畔——株洲清水塘的蔬菜試樣中,發現:鎘含量超過國家標準最高值的65倍,汞,186倍;鉛,66倍。至今過去2年,污染程度,在全國範圍內,有增無減。
南方日報在報導還披露,此次被發現將鎘米引進廣東的深糧集團,其實多年前就已檢測出湖南大米鎘超標,但仍然持續進口。
這一波「鎘米門」,再次在大陸民間激起震盪。民眾批評,糧食集團長期漠視民眾健康,知而不報,拿百姓的健康,做交易。
新唐人電視林瀾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