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2月17日訊】【編者的話】《延安日記》作者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記形式,根據他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
《延安日記》
1945年4月26日-1
毛的政治報告令人驚訝。其中有些論點與實際情況不符。在許多問題上,理論和實踐根本不一致,二者好似各走各的道,而且往往還越走彼此離得越遠。
人們得出這樣的印象:講話人企圖回避黨內生活的一切關鍵問題。他的論據常常與事實不符。即使馬馬虎虎聽一遍,也可以聽出它與中共領導人的實際政策有出入。毛的講話想以馬克思主義的口號來掩蓋他個人爭權奪利的行為,並為他背離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作法辯護,把剛剛過去的整風運動的見不得人的動機和手段遮掩過去。所以,這個報告聽起來誠懇,實際上這種誠意是假的。此外,報告極不準確,而且矛盾百出。一方面,報告人藉口“爭取領導樣的需要”,聲稱要同國民黨進行不調和的鬥爭。另一方面,又說什麼同國民黨聯合是有利的。如果大會動員一切力量與國民黨作鬥爭的話,那麼抗日戰爭究竟要不要繼續呢?人們心中不由得會產生這個問題。這些話顯然應當這樣來理解:中共將保存實力,排擠掉國民黨軍隊,占領新的地盤。中共要繼續執行這樣的政策,這才是講話人的原意。
報告中列舉的有些數字,僅僅是想要達到的數字,可是眼睛一霎,就成為實際存在的數字了(如,中共統治區的人口數)。
總之,報告漏洞百出。
報告從頭到尾都說明,毛非常關心黨的幹部問題。整風造成的損失顯然是非常嚴重的。黨的工作者在理論領域的創造性全都被扼殺了。甚至無人想在實際工作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了。黨內只有少數幾個人有權發號施令,其他的人就是去執行。在內戰一觸即發的複雜的政治形勢下,這種不能獨立行動的情況是異常危險的。必須根據不同情況,採取有力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措施來對待異己思想。黨的幹部對理論漫不經心,中共中央主席關心這個問題,顯然是有道理的。一方面,毛不能否定整風,更不用說譴責它了。另一方面,整人的消極作用太明顯了,不能掉以輕心。毛好像在呼喊:我們不能損害黨的幹部,我們要尊重他們,我們需要幹部!
待在延安多年了。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有種種理由叫人擔心……。(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