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2月6日訊】(新唐人記者易聞綜合報導)自一月中旬以來,北京和中國東部的大部分地區,持續被霧霾籠罩,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誰?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國兩家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CNPC)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石化)上。
分析認為,這兩家能源巨頭權力過大,加上中共政治僵化,使得環保部整治污染顯得力不從心。而污染的根源性更難以解決,因為中國的體制不夠完善,中共領導人不惜一切代價只盯著經濟。
兩大巨頭權力過大 拒不執行嚴格排放標準
專家認為,卡車和公共汽車排放尾氣是造成中國十多個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2011年末,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立軍召集兩大國有石油公司的官員開會,並說他力爭制定法律:不再拖延實行機動車排放第四號國家標準。
石油公司官員也承諾,在2012年中國新年,即2012年一月過後開始供應清潔燃油。
可是,幾個月後,環保部政策研究小組的定點抽查發現,兩家公司供應的仍然是普通柴油。
分析人士認為,石油公司全然不顧環保法規,一直拖延執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根本原因還在於錢。也就是說,誰該為提煉更清潔的燃料花費資金?
蘇格蘭鄧迪大學能源經濟學高級講師穆曉義(Xiaoyi Mu,音譯)說,石油公司需要投資幾百億元人民幣(相對於幾十億美元),來清除硫含量,才能提供更清潔的柴油。
分析人士認為,石油公司拖延執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凸顯出環保部沒有實權,在通過限制排放量來遏制空氣污染方面,面臨嚴峻的挑戰。
路透社分析說,公眾廣泛而又高漲的憤怒情緒,正在改變一些政治頑結,同時也讓人們質疑中共新一屆領導層是否會站出來抵抗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在這個不惜一切代價追求經濟增長的國家,在與某些部門的交鋒中,國有企業一直佔據上風。
專家認為,中石油與中石化的權力太大了,中共新政府應該削弱這些利益團體。
複雜的官僚機構導致環保部無實權
另一方面,中國環保政策制定過程,至少有十個政府機構參與,包括位高權重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工業和信息化部(MITT)等,在這種官僚迷宮下,環保部推動空污排放標準的實權很小,甚至無權制定排放標準,其他部門在作出可能影響環境的決定時,往往也不會諮詢環保部。
車輛廢氣排放控制中心副主任丁延(Ding Yan,音譯)說,比如,國家發改委和工業信息技術部召開會議,商議對節能車給與政策性補貼,它們從不諮詢環保部。事實證明,有些節能汽車實際上污染更厲害。
2008年,中共當局把國家環境保護局提升為正部級單位,試圖加大其整治污染的分量。不過,該部仍然沒有權力,難以使大型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按其規定行事。
丁延說,“強有力的環保部長也沒用,需要像習近平和李克強這樣的最高領導人真正重視環境部的工作。”
解決方案不明朗
環保部有關人士說,中國財政部已開始協商給石油公司稅收特惠政策,幫助其抵消生產潔淨柴油燃料造成的低價。
上週,中共官媒稱,除了現行排放標準,新的潔淨柴油燃料標準很快將會施行。該標準類似於歐洲第四號標準,嚴格限制硫含量。然而,即使是新規則,也寬限石油公司兩年,使其用這段時間達到標準。
路透社分析說,如果沒有更高層領導的介入,拖延仍將繼續。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是否會限製石油公司的影響力還不清楚。隨著公眾憤怒情緒的上升,一貫服從的媒體也不斷呼籲採取措施,使得中共新一屆領導層的政治壓力日益增加。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