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中國民俗中的“柳文化”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月14日訊】柳是報春的使者,杜甫有詩:“侵陵雪色還萱草 漏泄春光有柳條”。柳樹在春風中吐綠綻芽,隨風起舞,搖曳生姿的風采,自古就贏得了國人的喜愛,形成了許多與柳有關的民間風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

插柳戴柳之俗

中國古代,每到清明,不論大江南北,家家戶戶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門楣上,大戶人家還要將燕子狀的節日食品串在柳條上。前往郊外祭掃或踏青遊春的時候,人人都會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小孩將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姑娘們則將柳枝斜插在鬢角,乘坐的車轎上也要插掛柳枝。在《清明上河圖》中,就有郊外踏青歸來轎頂插柳的圖景。在南方一些地區,清明前還把井溝清理得乾乾淨淨,並在井邊插上柳條。由於清明期間城中柳枝奇貨可居,街頭巷尾甚至出現了串街走巷叫賣柳條的小販。

“清明一霎又今朝 聞得沿街賣柳條 相約比鄰諸姊妹 一枝斜插綠雲嬌”清詩人楊韞華的幾句詩把清明節插柳的民俗描繪得準確自然、恢諧有趣。

民間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的諺語。這時的柳條象征著春色長留人間,象征著戴柳人永葆青春的美好心願。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柳既是很容易扡插的樹種,又是極易長大的速生樹木,可謂生機蓬勃,因而,戴柳又有祈愿前程發達之意。現在中國北方及閩台等地民間還有清明插柳戴柳的習俗。

折柳贈別之俗

折柳贈別之俗始于漢朝,此後“折柳”在詩文中為送別的同意語。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 离开的人多到此地,折柳贈別親友。

古人臨別折柳相贈寓意有二:一是柳樹易生速長,用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徵著情意綿長;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唐代詩人王維有一首千古傳頌的送別詩《渭城曲》。詩中寫道:“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贈柳示愛之俗

“系春情短柳絲長 隔花人遠天涯近”。春柳婆娑裊娜,萬縷千絲,正是情意綿綿的愛的絕佳象征。贈柳既能傳情,亦表示忠貞之愛。于是,自古以來,春柳就成為文人墨客筆下讚美愛情的題材。唐人孤獨及《官渡柳歌》詩雲:“遠客折楊柳 依依兩含情”,寫出了情人在柳下相贈柳枝,傾吐內心的纏綿戀情。

射柳競技之俗

“端午祈雨置天棚 乐园东南柳色青 分朋赛射柔条断 赢得神箭誉满营”。古人有射柳的娛樂活動。即在距離柳樹一百步遠的地方,用弓箭射擊懸掛的柳葉。這一活動起始于戰國,流行於漢朝,至唐時,被官方確定為正式比賽項目。《戰國策》載,楚國射手養由基身懷絕技,能“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

愛柳雅趣風尚

  

春秋時,有個柳下惠,原來不姓柳,因為很愛柳于是改姓為柳;東晉陶淵明,特意在堂前栽了五棵柳樹,自號“五柳先生”;北宋歐陽修曾在揚州平山溏掘土種植柳樹,人稱“歐公柳”;明末清初的蒲松齡臨泉卜居,泉邊栽柳,更自稱“柳泉居士”;清末名將左宗棠出征西北時,命令軍隊在河西走廊沿途種柳,長達數千里,人稱“左公柳”。

柳的文學形象

柳作為文學形象出現是在先秦時期,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采微》有“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今我來兮 雨雪霏霏”之句。西漢枚乘《忘憂館柳賦》則是第一篇柳賦。歷代詩人以柳入題,歌詠不絕。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風”(北宋詞人晏殊《寓意詩》), “閒愁最苦 休去倚危欄 斜陽正在 煙柳斷腸處”(宋代詞人辛棄疾《摸魚兒》)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縱觀歷代詩文,有關“柳”的形象比比皆是,如“章台柳”、“灞橋柳”、“隋堤柳”、“青門柳”、“東門柳”、 “亭柳”、“煙柳”、“風柳”……諸多柳詩、柳賦、柳記、柳詞、柳曲,對楊柳的歌詠和與柳有關的民俗的描寫,構成了中華“柳文化”的重要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