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月6日訊】【編者的話】《延安日記》作者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記形式,根據他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
《延安日記》
1945年4月4日
4月2日,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帕特里克.赫爾利宣布,美國只打算同國民黨合作,準備停止給特區供應任何武器裝備。
赫爾利曾經犯了嚴重的政治錯誤,於1944年11月10日簽署了國共兩黨的協定草案。他一直在想方設法,力圖挽回他的“民主主義者”和“中國問題專家”的名聲。然後,這都無濟於事。他簡直連他的同事有被驅逐出中國的危險也不顧了。
———-
赫爾利顯然忘記了自己已不再是陸軍部長而是外交官了,他在華盛頓記者招待會上對延安領導人發出了強硬的威脅。他的調解人的假面具扯下來了。
赫爾利作此表演,當然主要是由於他的感情受了損傷。首先,他未能解決國共兩黨的衝突,反而加深了這一衝突。為了掩蓋自己的失敗,他把中共謾罵了一遍。這位將軍和政治家出了醜,這是毫無疑問的。他大概忘記了中國並不是酒吧間,在這裡靠揮舞拳頭和進行咒罵是解決不了爭端的。
中共中央主席同帕特里克.赫爾利談話時,曾把他的真實意圖和盤托出。他希望美國人理解他。在那些談話中,毛是那樣卑躬屈膝。他往往冒著很大的風險,不惜把自己的名譽都賭上了。
毛本來希望,盟國會對他的八路軍和新四軍這兩支“鐵拳”感興趣。
中共中央主席的保險櫃裡,存放著他同赫爾利將軍多次會談的記錄全文。這些文件中有的確實是珍品!恐怕沒有哪一份會原封不動地公諸於世。在這些文件中,一切都直言不諱。中共中央主席向美國人提議,他們組成聯盟,組成神聖聯盟。他保證延安在政治上不受莫斯科的影響,等等。
主席給惹火了,對美國人破口大罵,因為他所建議的同盟沒有實現,他的美夢破滅了。
舊金山正名開國際會議,商討建立聯合國組織。這是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的巨大成就。延安草草討論之後,便派伍修權、董必武和陳家康作為特區的代表,去參加大會。
毛澤東在代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草稿)中,回顧了過去蘇聯和中國人民的關係。中共中央主席強調指出,蘇聯提供了真誠的援助,而且隨時準備奮起維護中國共產黨的利益。毛澤東說,如果沒有蘇聯這個太平洋大國參加,太平洋地區的問題不可能、也不應該進行討論。
中共中央主席的報告,以很大篇幅談到國民黨對蘇聯的關係,說它具有唯利是圖的特點。而且基本上是敵視莫斯科的。國民黨只不過是以表面上的善意把它對莫斯科的仇恨掩蓋起來罷了。
伍修權過去贊同王明的觀點,由於是個“教條主義者”而挨夠了整。
他被指定為赴舊金山參加聯合國大會的特區代表團的成員,是因為他精通俄語。他俄語的確講的很地道。如果你閉上眼聽,絕不會認為這是個中國人在講話。真是連一點中國口音都不帶!毛澤東派伍修權去,有其一定的目的。第一,伍修權懂俄語。第二,他屬於國際主義者之列,會受到蘇聯代表團的歡迎。
現在毛澤東仍舊希望在蘇聯的幫助下,在舊金山解決他的政策的主要問題。
陳家康是周恩來的人。
陳大會畢業,過去積極從事青年運動。去年夏天以來,他實際上成了周恩來的秘書。
1927-1930年間,伍修權曾在莫斯科留學。他是個文化修養很高的人;專門研究政治經濟學。
董必武,1886年生,湖南人。是個老革命家,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還參加過長征。在國共合作期間(到1927年)和目前抗日統一戰線時期,都擔任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聯絡工作。去年曾參加林伯渠、王若飛(代表中共)與王世杰、邵力子、張治中(代表國民黨)之間的會談。
同中國共產黨會談時,國民黨方面的代表幾乎每次都有邵力子。他是中央政府前駐莫斯科大使(他還用過邵文泰、邵分壽和邵崇懷等別名)。(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