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2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26日電)羅東靖廬過去曾收容上千名中國大陸偷渡犯,人滿為患,但因兩岸情況改變,現只剩下3名,其餘都是非法居留人士。
由於早期中國大陸民眾嚮往台灣人民自由富裕的生活,引發偷渡潮到台灣工作,讓原本只有近500名收容量的羅東靖廬曾經一度要收容上千名收容人,雙人床要擠滿3人,幾乎沒有翻身的餘地,無法負荷。
偷渡犯一旦到此,可以說是在台灣最後行腳處,自此與外界隔離,自由幻滅、淘金夢碎,只有等待強制遣返的命運。
在移民署於民國96年成立前,羅東靖廬遣返作業常因兩岸政治敏感或緊張因素,數度發生問題,也讓多數收容人面臨不知何時才能返鄉,收容人尤其在過年或節慶之前的情緒更是不穩。
羅東靖廬因此曾在民國85年,發生收容人集體絕食抗議事件,民國88年更引發收容人挾持兩名保警事件,加上當地老舊的管理設備由於戒護不易,之後也曾數度引發收容人脫逃事件。
此外,也曾有大陸偷渡犯在羅東靖廬因病死亡,遠在中國大陸的親人以台灣無意賠償為由,不願「收屍」,骨灰就一直放在宜蘭縣立殯儀館,迄今找不到回家的路。
為了安撫這些收容人,羅東靖廬之後總在年節時刻安排電話懇親,不少偷渡犯與中國大陸家屬連絡上之後,有人得知親人早已過世或思念家鄉,常痛苦失聲。羅東靖廬也不時安排各種宗教團體,為幾乎沒有宗教信仰的中國偷渡犯上課,希望排解內心焦慮。
移民署宜蘭收容所說,移民署成立後,隨著兩岸經濟環境改變,加上兩岸遣返作業已有正常化現象,目前在宜蘭收容所只剩下3名因偷渡來台的中國大陸人士,其他30多名是逾期居留、假結婚來台的中國大陸人士;另外約150名收容人來自東南亞國家,他們主要是逃逸外勞或逾期居留,成為宜蘭收容所的多數。
早年「台灣錢淹腳目」,大陸偷渡犯成為台灣處理的棘手問題,遣返作業還必須配合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政治氣氛,如今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台灣不再是偷渡客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