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古人戴帽有講究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2月17日訊】華夏民族對戴帽十分重視。《國語》有雲:“人之有冠,猶宮室之有牆屋也。”帽子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裝飾品,大多時候是用來顯示身份、地位、修養、甚至學識的,所以古人對戴帽子十分講究。

冠禮

冠禮,是華夏民族嘉禮的一種,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古人看來,冠禮是對一個人進行禮儀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這個治國的根本的基礎之一。所以,古代男子二十歲時要正式“結髮加冠”,舉行隆重的“冠禮”。

古代小孩頭髮不剃,最初是自然地披垂於肩的,這在古代叫做“垂髫”或“垂發”。稍後,隨著年齡增長,大人便將他們的頭髮聚束於頭頂,並且打成丫髻盤在頭頂左、右兩邊,因其髻形狀如角,所以這種做法在古代叫做“總角”或“總發”。等到男孩長大成人之時,這時才舉行冠禮。

冠禮都是在祖廟之中舉行的。親自主持這種隆重儀式的,大多是受冠者(即接受冠禮的人)的父親或宗族中德高望重者。古人的冠禮十分繁瑣,大致可以分以下三個步驟:

  

1.卜筮:古人遇事,都得卜筮,冠禮更是如此。“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就是指冠禮舉行之前,要事先通過卜筮選擇舉行冠禮的吉利日期,和為受冠者舉行冠禮時所應邀請的來賓。卜筮的地點還必須在祖廟裏進行。

2.挽髻:挽髻,就是將受冠者的頭髮聚束于頭頂挽成髮髻。這項工作,大多由輔佐加冠的來賓去做。加冠之日,主人(受冠者之父)先在其祖廟偏北的位置設置好受冠儀式的席位。接著,主人又在席南陳列好梳頭用的篦子,包束頭髮用的黑色綢子。加冠儀式一開始,受冠者由輔助加冠的來賓從東房揖出,輔助加冠的來賓在指定的席位上為受冠者梳頭、挽髻、加簪。

  

3.加冠:加冠就是卜筮選定的加冠人給受冠者戴冠。

這是一般士人的冠禮,其冠為三加。若是諸侯的冠禮,其冠為四加,即在士冠禮三加的基礎上,四加玄冕;若是天子的冠禮,其冠則為五加,即在諸侯冠禮四加的基礎上,五加袞冕。

  

加冠畢,這時負責加冠的來賓才對受冠者授之以“字”。“字”,就是表字,這是孩童長大成人舉行冠禮之時由親友根據“名”的字義而另取的別名。冠身被“冠而字之”以後,整個冠禮就算基本結束了。

古人認為,冠禮是一輩子的大事。應該戴帽而未戴的,是不合禮儀的。《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載,衛國內亂,子路被騷亂者砍成重傷,他用以系冠的纓(絲繩)也斷了。臨死前,子路用盡最后一點力氣把自己的冠帽戴端正,結好纓,他說:“君子死,而冠不免。”

古人冠戴的種類

冕:“冕”是中國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員們戴的禮帽,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說文解字》上記載:“冕,大夫以上冠也。”

古代的皇帝,又称“天子”,天子的冕冠是君权神授的象征。冕冠上的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冕板上面涂青黑色,下面涂黄赤色,象征天玄地黄;用五彩的丝绳把玉珠串起来,挂在冕板的前后,象征岁月流转;用丝棉做成球饰,垂挂在耳边,是提醒君王不能听信谗言。天子的冕冠戴在头上时要前低后高,象征君王对百姓的关怀,这也是“冕”字的本意。

冕冠總是与冕服、赤舄、佩绶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

弁:古代貴族男子戴的一種僅次於冕的帽子,通常配禮服用。弁分為兩種:赤黑色布做的叫爵弁,是文冠,在祭祀時用;用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冠上鑲有綴有珠玉寶石,在田獵戰伐時用。

胄:古代戰士打仗時戴的保護頭部的帽子,“胄”是先秦時期的稱呼,宋以後則多稱為“盔”。

巾幘:“巾幘”簡單說來就是包頭發用的巾布,又稱幅巾或帕頭,最初是普通百姓用來束發用的,自漢元帝始,貴族及上層士大夫們在家宴居時也用巾幘束發。到漢末戴巾幘成為雅尚,為文人與武士所好。

巾幘的形式甚多,主要有軟裹、硬裹之分,軟裹只是用巾裹發,其外型多不穩定,硬裹則以藤制,外罩布並塗漆,也有以桐木襯之,再裹巾或幘,使其外型固定美觀。

古代男子所戴的巾幘可分為“緇撮、幅巾、結巾、雷巾、儒巾、純陽巾、東坡巾、綸巾”這八種樣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