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1月09日訊】(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9日電)大學學費是否調整,屢次引發爭論,要正本清源,必須釐清高等教育是走向右派的市場化、還是要往左派的公共化;從這個角度看,最近的爭論或許是個契機。
教育部日前拋出「常態性大專學校學雜費調整方案」,引起各界批評聲浪;在成功癱瘓公聽會後,學生團體一躍成為抗爭主角。學界普遍認為,這次學生更有組織、更有「主義」,不再一味地反漲價,而是選擇和勞工團體結盟,就高教路線提出訴求和觀點。
前教育部長、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今天出席「2020教育願景國際學術研討會」,致詞和會後接受訪問,都以左、右路線之爭,解讀今年學費問題的脈絡。
黃榮村分析,台灣本質是右派社會,但在教育和醫療上卻有左派理想,重視公平正義、重視分配。大家希望學費不要調漲,甚至要調降、要公共化,但卻沒想過台灣幾乎已是全球稅收最少的國家。「沒有擴大稅基,就很難有左派措施」。
他提出警訊,如果不謹慎處理相關議題,可能會引發「階級對抗」。在這波學費風波中,輿論和社會氛圍普遍同情弱勢,從青年、勞工的貧窮化角度出發,但大學承受多年學費凍漲、經營成本不斷升高的壓力,卻多半不敢吭聲。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秘書長羅德水晚間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認同黃榮村的看法。
「黃榮村的憂心,在我看來卻是曙光」。羅德水表示,台灣長久以來只有黨派之爭,而兩大黨又都偏向右派,重視經濟成長、市場化,「吵來吵去都只是在吵細節,沒有在吵理論」;左右路線辯論鮮少浮上檯面,此時正好是契機。
羅德水認為,台灣需要更高層次的思考,學費不是漲多少的問題,而是要討論高等教育究竟該走向右派的市場化、商品化,還是要往左派的公共化前進。
羅德水說,現在教育單位和大專都是預設右派的立場,強調使用者付費,提出數據指台灣學費相對低廉,所以該漲學費;這樣的邏輯使得每年都圍繞在「漲」或「不漲」之上,而沒思考大學學歷早已是就業門檻、成為另一種的基本教育,學生讀大學是出於被迫,很難有自由選擇的意志。
學生團體提出的「資本利得稅」用於教育,是希望多從資本家收稅,而非再將重擔壓在勞工身上。羅德水說,全教總正打算和高教工會、學生團體合作,在11月25日的勞工「秋鬥」上組成反商品化大隊,希望社會正視、思考高教的左、右路線問題。
台灣高等教育未來不管是往右走還是向左轉,社會在討論時都要避免只看到好處而忽略了需付出的成本。
學生團體訴求課徵資本利得稅、或是各界提出多年的「教育捐」,無疑都會加重在台投資者的負擔;但換個角度,如果仍繼續朝市場化發展,也會讓教育的「垂直流動」功能越來越差,窮人可能面臨更難翻身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