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22日訊】(中央社倫敦21日路透電)隨著美國超越仍受到債務和金融危機重創的歐元區,全球經濟正以緩慢但勢不可免的態勢逐漸分道揚鑣。
毫無疑問的是,本週多項報告將顯示,美國和歐洲的狀況都不好。
然而,根據路透社調查,預測的10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可能證實歐元區陷入衰退,而美國經濟第3季成長可能從4至6月的1.3%升至1.8%。
歐元區調查將於24日出爐,而美國預定26日公布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
倫敦諮詢公司資本經濟學(Capital Economics)專家肯寧漢(Andrew Kenningham)表示:「我的印象是,美國和歐洲之間再度出現更多背離。」
美國零售銷售、汽車購買和房市均出現好轉,此時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也出現逐漸奏效跡象。
國際貨幣基金(IMF)前副總裁李浦斯基(John Lipsky)指出:「要說哪裡可能出現出乎意料的成長,那會是美國經濟。」
李浦斯基說,華府政客可能阻止在年終時墜落「財政懸崖」,而根據生產力、收益率和槓桿比率來看,美國企業的狀況仍然良好。
他並表示:「與幾乎所有其他先進經濟體相比,美國的能量展望仍然良好。」「最後,別低估了美國製造業的革命,尤其是使用3D列印等新技術。」
然而,短期成長不太可能創造出足以讓聯準會印象深刻的就業機會。聯準會正採行量化寬鬆政策,積極購債,以維持低利率更長時間,促進投資和就業。
歐洲和美國的分歧命運,反映在亞洲的出口數據上。
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大陸9月對美國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5.5%,對歐洲聯盟出口量則下降10.7%。
台灣9月對美出口訂單比去年同期增加9.2%,對歐洲出口則減少5.6%。(譯者:中央社張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