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9月22日訊】楊達才的落馬,讓連日來持續關注的網友略感欣慰。不過,反腐、能靠民間輿論推動嗎?微博是否會成為反腐的新式利器?我們來聽文昭的分析。
林瀾:近年來很多貪官是因為出人意料的原因落馬。像這次的表哥楊達才,是因為一個微笑;另外還有小偷偷出來的貪官、情婦告出來的貪官等等。很多網友在說,那在此之前紀委在做甚麼?你怎麼看?
文昭:紀委在這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公關危機的滅火隊。這幾年我們看到中共所謂的“反腐大業”已經體現出一個跡象:除了反腐是出於權力鬥爭的需要,那除此之外只要影響不夠大,除此之外腐敗問題幾乎都得不到重視、也得不到處理。所以我們每年都會看到若干萬的訪民奔走於北京的國家信訪局和中紀委,他們反映的案件大部分都與官員腐敗行為有關,但他們得到的待遇是被驅趕、歐打、勞教和關黑監獄。這個「人肉搜索」的出現,能夠使個別官員的腐敗行為得到廣泛的傳播、廣為人所知。在此情況下如果紀委再不行動,就等於承認自己是尸位素餐和公然包庇,所以他們的壓力來源於此。從這一點上看確實壓力是行動的動力。但是中國的民眾沒有辦法對這些執法部門形成持續的、常態化的、制度化的壓力,所以後者也就只會在公關危機出現的時候才會採取行動,這就是中國的現狀。
林瀾:那麼你認為在楊達才事件後之,中國的反腐格局會有一個變化嗎?或者說,民眾可以相信,草根階層如果製造的強大的輿論壓力、就可以迫使貪官落馬?
文昭:我想中國民眾需要一個準確的判斷、對自己的環境要有一個準確的判斷,人肉搜索的出現能夠使一些官方媒體掩蓋的事件得到社會的關注,並把社會的聲音表達出來,有助於公民社會的培育,能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它並不能代替社會基本制度方面的設計,就是通過公權力的分離和互相監督來達到的反腐的效果。而且現在互聯網上反腐敗言論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一個主要原因是當局認為應該讓老百姓的情緒有一點兒渲瀉管道,完全堵死的話會帶來更大的反抗,那麼這種言論空間存在的本身就是得不到保障的。再有就是楊達才雖然落馬了,但是並沒有對整個制度和法律環境發生一點衝擊,他給其他官員所帶來的教訓就是不能隨便面露微笑和在公共場合帶名錶。所以我想即使是出於反腐敗這方面的考慮話,中國民眾如果想要一個清廉的政府,那麼政治層面的變革這也是不能迴避的。而且隨著人肉搜索被更多的運用,當中共認為有必要維護自己權威的時候,也完全有可能不對這些問題官員採取行動,因為它不你能向民意低頭。所以現在取得的有限的成果,確實是沒有制度性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