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9月14日訊】 雖然我們先把廂房作了一番介紹,但實際上走入內宅最為搶眼的還是正房,高大、舒展、位置居中。
正房位於整體院落的中軸線靠後,面南背北,其開間、高度都是整座住宅中最大的,做工、用料也最為考究,各方面都與其他房間形成鮮明的主次關係。其開間數目等情況前便已有介紹,說起高大,不但是房屋室內本身高大,而且正房下面的台基也最高。最奪目的還是那舒展的屋頂、靈動的飛檐。
這飛檐是中國建築最典型的代表,從屋脊成下凹的曲線形延伸下來,到屋檐處又向上方翹起,故曰飛檐,在世界各民族建築中獨樹一幟,即便日韓古建築中也有,那也是與中國一脈相承的。這種樣式作為建築結構的一部分,自有其實際功用,作為木結構為主的中國古建防雨水的好壞直接決定建築物的使用壽命,屋頂下凹的曲線使屋頂中間陡峭,雨水下流很快速順暢,屋檐伸出牆壁很遠,既防止下雨直接淋到柱子和牆壁,又使雨水滴落之處遠離建築。
屋檐伸出去的距離各個時代是有區別的,現存最古老的是唐代建築實物,屋檐伸出距離達到柱子高度的一半,年代越靠後屋檐伸出的越少,清代建築只達到柱子高度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果留心的話你會發現,屋檐無論伸出多少都會超過下面整棟房子的基台,這樣雨水從屋檐流下以後落到基台以外,有效的保護木柱根部不受水濕之患。可是屋檐伸出去那麼遠會影響採光,我們的先人就把屋檐翹起來,形成飛檐,就不至於遮擋很多光線,又有效的起到防水效果,更重要的是形成中國建築獨特的美學效果,敦厚結實的建築竟然還有充滿靈氣的動感,中國古建的無窮韻味全在於此。
提到中國傳統建築的韻味就無法不提起一個人——梁思成,他是梁啟超的大公子,大名鼎鼎的才女加美女林徽因就是他的夫人。梁思成是中國建築史的開山鼻祖,與林徽因和其他同仁在戰火紛飛的動蕩年代不畏艱辛實地考察研究中國各地古建築實物,他們是那個時代中國社會的精英,有著顯赫的家族背景,出國留學接受西方系統的現代教育,他們真的愛自己的國家和文化。首先閱讀大量典籍和地方志搜尋古建的記載,然後背著行囊去實地考察,多麼貧窮落後的地方也阻擋不了他們,有時很多天吃飯能喝熱水、有鹹菜都是奢侈,住鄉間旅店在昏暗的油燈下發現床單污穢不堪,污穢形狀卻又瞬息萬變,原來是爬滿的跳蚤。為了測量建築構件的尺寸梁思成親自鑽進千年的屋頂天花板里,沒有任何保護措施親自爬上應縣木塔的塔頂鐵剎,這些歷代工匠都望而生畏的工作,他帶著自己的夫人都幹了,這與他們的身世和社會地位是何等的懸殊,就是因為對我們祖國傳統建築深深的眷戀和強大的責任感、使命感。
梁思成一生追求建築的民族特色,非常強調建築的屋頂要突出民族韻味,設計了很多大屋頂建築,現在很多被當作保護單位的49年以後的建築都是在這一學術思想指導下設計的,看后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梁思成五、六十年代拚死呼籲保護老北京城的特有格局和建築,最後他失敗了,他痛斷肝腸,瘋狂的歲月里很多人把他當作革命的絆腳石,他以死抗爭,壞人就要把他鬥倒、斗臭。由於梁思成的學識和為人深受敬重,大家都想走個過場,應付一下運動形式而已。可是有個叫何祚庥的帶頭批判梁思成,說他追求建築的民族形式是浪費國家財富,是搞封建復辟,甚至找來一些北京農民說進城賣菜就是因為有城牆阻擋,不得不多走很多路才能通過城門,所以證明城牆是封建帝王奴役人民的工具,梁思成反對拆除北京城牆就是反對人民翻身解放,最後用這種卑鄙的方式把中國建築的學術權威徹底鬥倒。
這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和古建築實物悲慘命運的極致,我想作為深愛自己民族傳統建築的人來說寧可隨著先人的傑作去了,也不願在這個污濁的漩渦中去爭辯,所謂「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濁陷渠溝!」我不知道那些貌似為人民說話的人、貌似革命激情澎湃的人是不是與生俱來的從骨髓里憎恨我們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建築,是不是它本來就是應劫而生的姦邪之徒。(待續)
文章來源:《新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