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9月1日訊】中國正在興起地方政府投資「大躍進」。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四年前中央政府面對金融危機時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只不過投資主體由中央變地方,成為「4萬億之2.0版」。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公佈的不完全統計,7月份以來地方投資計劃約7萬億元。而「打響全國刺激經濟政策第一槍」的是浙江省寧波市。 7月16日,他們提出《推進工業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若干意見》,特別強調要對投資額20億元以上的重大工業項目和3億元以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進行單獨考核和表彰;7月23日,江蘇省南京市發佈《關於進一步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若干意見》;貴州省公佈3萬億元的重點投資項目;7月26日, 湖南省長沙市發佈重大推介項目195個,總投資額達8292億元;7月31日,衡陽市公佈計劃實施200個重點工程項目,投資1800億元;8月20日,重慶市政府發佈工業領域主要產業三年振興規劃,投入1.5萬億元,建設7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和30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廣東省則出台《關於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決定》,提出177個重點建設項目,投資過萬億元等等,諸如此類。
其實,從6月份開始,地方政府投資的「大躍進」就已經展開,見諸報端的至少有山西、陝西、黑龍江、湖北等省,還有為數眾多的地級市,連年財政收入不到50億元的開封市,都宣佈投資千億元重現「汴京」盛景,將老城區改造成20平方公里的旅遊區;另外再建一座工業新城。
如此大張旗鼓,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地方政府非要投資「大躍進」呢?應該說,它完全是中央政府默許和引導的結果。今年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呈現下行態勢,直接影響到社會穩定。公眾對政府和社會前景愈發沒有信心,各種市場上瀰漫著做空之勢。在既有的制度框架下,難以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加之社會矛盾不可阻擋地演化成官民衝突事件。早在5月中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去武漢考察時,就提出了「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將「穩增長」作為當務之急。但是,此時的中央政府已無前幾年拋出4萬億刺激經濟的實力,只有出台結構性減稅、加快項目審批、放寬民間資本投資政策。這些政策並非實質性的,最「見效的」還得靠投資拉動增長。於是,巨大的融資壓力就被轉嫁給了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明知這是飲鴆止渴,也只能發動投資「大躍進」。這勢必加重本已過剩的產能,使供求關係進一步失衡,惡化地方政府負債。從1997年到2010年,地方政府債務已經上升了40倍,近3年則是進入償債高峰,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償債率已經超過20%的警戒線。「4萬億之2.0版」意味著相當比例的地方政府舊債不去新債又來。那種寄希望於民營經濟成為融資主體的想法也只不過是幻想。因為被壓抑多年的民營經濟並沒有那麼大經濟實力。所以,地方政府最終只能借助於銀行信貸,而這會引發銀行壞賬膨脹,金融風險加大。
因此,可以肯定地說:地方政府此輪投資「大躍進」,將進一步破壞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基礎,加快「投資拉動」的中國增長模式最終破產。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