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工廠 機器人當道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8月20日訊】(中央社荷蘭德拉赫滕19日綜合外電報導)位於中國大陸沿海的飛利浦電子公司工廠內,數百名作業員使用雙手和特殊工具組裝電鬍刀。但在荷蘭德拉赫滕的姊妹廠,使用128具機械手臂從事同樣作業,卻更靈活。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荷蘭的新式工廠內,攝影鏡頭引導機械手臂從事的高超技藝,連最靈巧的人類也望塵莫及。

其中1具機械手臂不停地在兩條連結線形成3個完美彎曲,然後插入人眼幾乎看不到的小孔內。由於這些機械手臂的動作如此快速,必須安裝在玻璃箱內,以防負責監督它們的人員受傷。這些機械手臂無需中場休息,每天3班不停工作,1年365天全年無休。

這座工廠內每個輪班有數十名工作人員,約為大陸珠海工廠的1/10。

這是未來將會出現的光景。新一波的機器人,較現今汽車製造廠和其他重工業廣泛使用的機器人更為熟練,它們正在全球各地的製造和配銷層面取代勞工。





諸如荷蘭飛利浦此工廠的自動化工廠,與蘋果(Apple)和其他消費電子大廠所使用的工廠,形成鮮明對比,後者雇用成千上萬低技術勞工。

負責管理德拉赫滕(Drachten)飛利浦生產線的電機工程師維瑟(Binne Visser)表示:「擁有這些機器,我們能製造出全世界任何消費裝置。」

許多產業主管和科技專家表示,飛利浦的手法正凌駕蘋果。甚至蘋果iPhone的代工廠商富士康(Foxconn),為生產智慧型手機持續興建新工廠和增聘數千名新員工時,也計畫在未來數年內,設置超過100萬具機器人,補充大陸境內人力。

富士康未披露何時或到底有多少員工將會被機器人取代,但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公開力挺增加使用機器人。郭台銘今年1月在鴻海尾牙時大談人事管理,當時他笑稱,「鴻海全球有百萬大軍,人也是動物,每天要管理100多萬頭動物,頭痛得要死」。

機器人的成本降低以及越來越精密,在經濟學家和科技人員間,引發有關工作將會多快流失的新辯論。

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家布林約爾松(Erik Brynjolfsson)和麥卡菲(Andrew McAfee)今年在新書「與機器賽跑」(Race Against The Machine)中指出,「這種入侵人類技術的步調和規模,是相對較近期發生的,且具有深遠經濟意義。」

他們認為,低成本自動化的出現,預言了上個世紀農業技術革命的改變規模,美國農業雇用人力從當初占總人力的40%降到如今的2%。

在製造業方面的這類進展,也開始改變在全球各地雇用數以百萬計員工的其他產業,其中之一是配銷業。

機器人可能很快就會取代例如C&S食品批發公司(C&S Wholesale Grocers)的員工,這家全美規模最大雜貨配銷商已採用機器人技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