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延安日記(120)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68月18日訊】【編者的話】《延安日記》作者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記形式,根據他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

《延安日記》

1944年11月25日

日本人的進攻,對中國來說,真是一場軍事大災難。桂林失守了。在柳州的美國空軍基地—美國在華南的最大基地—炸毀了。成億美元的貴重裝備被破壞了。隨著桂林、柳州兩處空軍基地的陷落,通向盟國在成都、重慶、貴陽所設的最後幾個空軍基地的道路就打通了。陳納德的航空隊拼命打擊日本的突擊隊。

中共領導之所以要締結條約是為了進行欺騙,因而對履行條約甚至連樣子都不裝一裝。

毛澤東在竭儘全力阻止國民黨向西挺進,以便在協助美軍登陸作戰的幌子下,自己可以撈到武器和彈藥。

中共軍隊用這些物資裝備起來之後,就會開始按他們自己的計劃行動,奪取大城市和戰略中心,同時加緊對蔣介石的抵抗。這樣,毛澤東把趕走侵略者的“麻煩”寬宏大量地讓給盟國,將來也許還要讓給蘇聯。為了爭取統治這個國家,他寧可去同蔣介石打仗。

如果靠美軍登陸作戰的這個方案,由於某種原因而不能實現,那麼,中共領導人也會憑他們自己的人力物力,以及他們從未完全排除過的蘇聯援助,堅持貫徹他們的計劃的。

對毛澤東的人來說,華北那就不用提了。這是中共的保壘,他們都把它看作是他們的私產。

萬一攫取全國的計劃失敗,毛澤東就打算在華北建立起他自己獨立的主權國家。為此,毛澤東一定會戰鬥到最後一個人。

如果“美國的”和其他的方案都實現不了,中共領導的旁邊還擱著蘇聯備用呢。他們把希望寄托在這個“兄弟的共產黨”的支持上。毛澤東曾明顯地暗示說,這種支援是不可避免的,因為蘇聯不會對這一地區的局勢漠不關心的。

———-

我的工作日排得滿滿的,看來已經達到飽和點了。但是,我還得把更多的工作塞進工作日去。幾乎沒有留下什麼時間睡覺了。

我對著鏡子照照—兩眼通紅,滿臉皺紋,鬢角斑白,我這個剛剛四十歲的人,看起來足有五十歲了。

1944年12月1日

斯退丁紐斯是美國新任的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因病辭職。

查爾斯.戴高樂到了蘇聯。

據傳,羅斯福在重慶的私人代表唐納德.納爾遜,已擔任中國政府的經濟顧問一職。這個事實本身,表明了中國在美國政策中所居的地位。顯然,美國想取代英國和日本在中國的地位,同時又假中國政客們之手,對蘇聯設立一道新的“防疫帶”。

———-

盟國擊潰法西斯德國之後,會集中經濟和軍事力量來打垮日本侵略者。毛對此十分清楚。

中共中央主席急於利用美國來站穩腳跟,以便立即突然襲擊蔣介石。美國人知道毛澤東的真正意圖。他們不大可能給他提供武器。但是,赫爾利和魏德邁之流,倒是很想消除蘇聯對中共的思想影響,而成為特區和全中國的政治指揮。

毛像個商販似的,估量了蘇美雙方的情況,斷定蘇聯在戰爭中元氣大傷,不能很快就參加遠東戰爭。此外,他通過與美國軍事觀察組周旋,能夠給國民黨施加壓力,保障他的軍隊和基地的安全。同美國人可能發生分歧之處,只是有關對國民黨的態度問題。(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