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延安日記(118)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8月11日訊】【編者的話】《延安日記》作者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記形式,根據他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

《延安日記》

1944年11月18日

日軍在桂林以西沿鐵路一帶迅速向貴州進軍。他們已逼近潞城和忻城。中國軍方已撤離(廣西省)柳州的一個規模很大的空軍基地。美國人動用了所有的運輸工具,來搶救貴重設備。

唐納德.納爾遜到達重慶。

中國財政部長孔祥熙訪問了白宮。

羅斯福宣布,他已物色好一位美國駐華大使,但暫不宣布他的名字。

美國動用了政治、外交和軍用的全部力量,試圖按照它自己的利益從速解決遠東問題。

當“生命線”(或“史迪威公路”)啟用時,美國人答應根據租借法案大量增加卡車、大炮、彈藥以及其他武器和軍火的供應。戰爭已進入第八個年頭了,中國竟然還缺乏最簡單的武器。

———-

在一個人口超過五億的國家裡,中國共產黨還遠非是一個群眾性的大黨。國民黨政權的腐敗並不等於是共產黨的實力,而只是一個有利因素,它必須廣泛地加以利用,以達到創建和鞏固新的黨組織的目的。這個因素,極其有利於中共從質量上和數量上加強自己。

中共領導目前的政策,存心不顧這些有利條件,而把它同國民黨的關係搞得很緊張。這樣的政策阻礙了共產黨去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作,擴大其在國內的影響,卻增強了占領者和漢奸的地位,加深了國家的經濟困難。這個政策主要又是以蘇聯的支持作為先決條件的。

最令人吃驚的是,中共除了其領導堅持力圖奪取國家政權之外,沒有明確一致的行動綱領。

形勢首先要求一絲不苟地、不辭勞苦地工作,以贏得工人階級大多數,實際上是贏得全體中國人民,同時還要提高工人的政治覺悟。到目前為止,中國共產黨在數量上,以及影響方面,顯然不如國民黨,它是個有著明顯不成熟的,盲動主義綱領的黨。

中共領導人一直懷有一種強烈的願望,一種不顧客觀因素而進行內戰的冒險主義的願望。他們不作革命工作,不要行動綱領,而是把革命命運當作兒戰,進行冒險的賭博。成千上萬的中國共產黨員的生命,已經成了這場賭博中的犧牲品了。

1944年11月19日

毛對必須同莫斯科保持關係,無疑感到惱火。他準備和我們斷絕一切關係,假如……。就是這些“假如”,使他沒有這樣幹,使他把這種想法掩蓋起來,暗中耍手腕。凡屬與共產國際有關的事務,由共產國際所體現的、幫助中國開展了社會主義運動的事務,在毛看來,都只是枷鎖與策略陳規。現在,莫斯科已變成這樣的東西了。

但是,這些該死的“假如”哇!假如國民黨對共產黨挑起武裝衝突,那該怎麼辦呢?假如內戰爆發,而共產黨對此毫無準備,沒有武器,又怎麼辦呢?

有多少這樣的“假如”哇!大部份“假如”的解決,實際上要看蘇聯的態度。這一點毛澤東是懂得的,因而他一面依賴莫斯科的支持,一面又一直在暗中詆毀蘇聯共產黨的政策。他怕那種被迫(他這麼認為)與蘇聯進行的接觸,會逐漸使黨和人民贊同蘇聯。

共產主義運動的本質,也明顯影響毛澤東的行動。共產黨人完全相信把祖國從法西斯侵略者手中解放出來的事業。他們相信祖國的社會主義的未來,他們一般地也都知道,是蘇聯的政策約束著蔣介石的階級挑釁。對於這一點,中共中央主席也得加以考慮。在許多情況下,他無力改變事態發展的性質。但是他自己適應潮流適應得多麼好哇!

在美國人舉行的晚會上,有威士忌、白蘭地、甜酒、杜松子酒……,當然,還有跳舞大受歡迎。

我一想起延安來就一定會想到那架留聲機!還有咔嚓咔嚓地轉著的破舊唱片,以及擠來擠去的人群,他們那嘶啞的喉音,拖著走的舞步,冒著熱汗的面孔……(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