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7月17日訊】(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7日電)血汗醫護問題嚴重,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也感同身受。她分享到台大求診經驗,「門診約下午3時,時間到了,醫生卻連早上病人都沒看完,許多醫院門診超掛、醫護人力不足是事實。」
從去年底至今,過勞死、無薪假、血汗醫護等議題,凸顯出在變遷快速時代中,保障勞動權益需要全面謹慎思考。馬總統的黃金十年承諾,要強化勞工權益,檢討勞工休假制度,讓勞工得以兼顧工作與家庭。
面對血汗醫護這類需跨部會協調的問題,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如玄坦言,這是衛生署不得不面對、非得處理的結構性問題,「從醫護荒、醫生出走國外從醫等問題來看,須靠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及目的業務主管機關雙邊合作,才可能把事情做好。」
檢討醫療結構需要緩衝時間,王如玄說,這是相互擠壓的問題,「我們希望勞工有真正的週末假期,兼顧家庭和工作,但勢必會抑制到某些族群的方便。」例如,醫病關係、百貨消費等,這些都需取得平衡。
許多國家在保障勞動權益同時施以措施規範,例如,歐洲百貨業到週末就關店,此舉會影響消費者購物;俄羅斯醫師是公務員,週一到週五工作,週六日休假,看病開刀得採預約制。王如玄反問,「這樣的方式,台灣人可能接受嗎?」
王如玄說,如何找到平衡點,是非常重要的事。「從單一角度來談,什麼都可以談,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制度的結構性檢討,就沒有這麼單純了。」
勞委會職掌推動基本工資調整及保障勞動權益。王如玄認為,一個制度建構會影響人民生活,如何在有利有弊之間找到「平衡點」,很辛苦,但這就是「勞委會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