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憶故宅(四)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7月13日訊】顧名思義,四合院是由東、南、西、北四面的房子圍成庭院,這就是傳統住宅的典範——四合院的基本格局。其中北房又叫正房是坐北朝南的,是整個住宅的最主要部分;南房又叫倒坐房是坐南朝北;東、西兩側的房屋叫做廂房。

所有的房屋都是把門窗開在朝庭院的一面,房屋的后檐牆朝向衚衕或鄰居家裡是沒有窗戶的,保證自己和鄰居家的私密性。現存的老宅子有的可以看到後房檐留有窗戶,那是後來為了通風新打通的,往往都是因為近代一套四合院改成很多家混居的大雜院,住房很緊缺,已經顧不上私密或文雅了,但求實用舒適而已。四合院的形象也由典雅的貴族變成但求生計的破落戶了!

正房和南房的間數必須是奇數,這樣就保證在住宅的中軸線上沒有出現柱子或山牆,不然那就大不吉了。一般正房是三間,因為封建社會時期普通百姓無論多么有錢,正房都不能超過三間,到了一定級別的官員可以正房五間,王爺家裡是正房七間,皇宮是正房九間。三間正房的東西兩側可以蓋耳房,這個房子的高度和進深都要小於正房,就像腦袋兩邊的耳朵一樣,耳房可以東西各一間或兩間,也有半間的,那是因為房基地只有四間的跨度,為了保證中間三間的數就只好東西各半間,這叫「四破五」。南房的數量是和正房加上耳房的總數一致,南房沒有等級制度的限制,房間規模是整齊劃一的,沒有耳房。當然大清國之後取消了帝制也就沒有那麼多說道兒了,所以民國時期蓋的房子很多就把耳房蓋的和正房一樣,就出現五間正房的宅子很多。東西廂房一般是三間或更少,總之不能超過正房數量,那叫「奴欺主」。廂房也可以有耳房,但名稱叫做「盝頂」,因為早先廂房的耳房是平頂的,像是裝印璽的盒子故名。

上面這樣的介紹就形成最基本的四合院格局,這是一進院,就是這麼一個院落。宅院比較大的一般把東西廂房(或廂房南邊的盝頂)的南山牆用一道牆連起來,正中間留門,這叫做「二門」,複雜一些的把二門做成垂花門就很美觀典雅了。這樣把庭院一分為二,裏面是內宅,屬於家裡女眷的生活區域,以前有句俗話說那個有教養的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實際就是內宅門,一般客人非請也不能進入二門,只能進入南房,所以那時南房中間三間的功能是作為外客廳的。當初林徽因和梁思成竹在北京總布衚衕就是把南房作為書房兼客廳的,他們和朋友們每周末都要聚在南房裡談天說地,形成民國時期有名的太太會客廳,是那時的文化盛筵。當然後來的大雜院里很多人不會去想這南房最初的功用,也沒有人還有那份雅興,都在因為南房採光不好而抱怨和嫌棄南房。所以後來一些單位新建的職工宿舍就是一排排的北房,然後一家一間,也不用因為南北房而爭搶,倒是比較實用,但總令人覺得生活除了吃睡之外好像少了神兒似的。因此有文化的、有條件的都要逃離這隻能維持基本生活的平房,象水泥盒子的公寓樓反倒成了香餑餑。

如果宅院再大,後邊還可以有第三層、第四層或更多院落;橫向還可以並排院落,這叫跨院,無論怎樣組合每個院落的基本格局要素時不變的,就像紫禁城再大也是橫向縱向的許多四合院組成的。院落多了功用也就更細分了,所以有的大宅子里有家廟、佛堂、戲樓、花園,一個大家庭里不同輩份、不同兄弟之間住在不同的院落。

像這樣的大宅院曾經一度也都是亂鬨哄、髒兮兮的大雜院了,經過近些年很多人呼籲,有的把居民遷出,重新修葺后當作博物館,一展往日的風貌,很多人才意識到我們的四合院本來是挺體面的,根本不是貧民窟!大家可以想想,四合院要是不好,怎麼中央領導現在還都是住平房四合院呢?我們響噹噹的國賓館——釣魚台,還不是傳統住宅改造而成的?(待續)

文章來源:《新三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