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風:道德完敗和缺德「雙贏」是人性的悲哀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7月6日訊】今天,有兩則新聞,準確地說是「奇聞」同時出現在媒體上,讀後心中湧起一股「新愁舊恨」。

何謂「新愁」?就在兩天前的7月3日,在湖南婁底孫水河公園河段岸邊,27歲的鄧錦傑為了營救溺水的一家三口,因體力不支被湍急的河水吞噬。而讓人心寒的是,當鄧錦傑遇險生死不明時,被救的一家三口不但沒積極施救,那一家三口中的女的竟然說「關我屁事」,然後就開車走了(7月5日《華聲在線》)。如此結局,無疑是一次道德完敗,讓人為當今的世態炎涼平添新愁。

何來「舊恨」? 今年4月下旬,多個論壇和微博上都流傳一個網帖,稱深圳市坪山新區綜治辦維穩中心一領導鄔健強蓄意強姦女社工蕭某。記者從龍崗法院瞭解到,鄔健強和蕭某達成了刑事和解。因為和解是雙方當事人直接交流,所以具體和解的內容和條件,連蕭女士的代理律師顏大慶也不知曉。不過,顏律師透露,事發後不久,蕭女士參加了公務員考試,並被錄取了,目前已經是公安系統的公務員(7月5日《廣州日報》)。不為人知的「和解」,對應了事發後不久蕭女士被錄取公務員,讓人在這件缺德的醜事中產生了「雙贏」的感覺。如果屬實,豈非勾起了對官場腐敗的舊恨?

人們常說「功利社會」,但對功利的追逐已經到了什麼程度,社會現實一直在刷新著記錄。利益之下,既可以恩將仇報,也可以認敵為友。為了保全私利,可以出賣良心;為了滿足私利,可以放棄人格尊嚴。利益驅使的道德墮落,不斷出現在市井坊間和「廟堂」之上。把人性的醜陋一面演繹的淋漓盡致。

足以激起公憤的「一家三口」,致使其作出忘恩負義的思想動機,無非是想逃脫對為了救他們一家三口而喪命的恩人的「人情債」。這份不具有法律責任的「人情債」,卻壓垮了這一家三口的道德底線。對利益的取捨,在這一家三口言行中表現的如此毫無人性。別說是報恩,連起碼的感恩都做不到,可以說是畜生不如了。當一個見義勇為的小夥子生死未卜,是人都會心急如焚,而被救的一家三口卻認為「關我屁事」,這哪裡還是關於道德的高低之分?分明是一次道德的完敗。

同樣,發生在深圳的這次「刑事和解」,從當代刑事法治制度來說,不乏妥善解決社會糾紛,化解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的積極意義。但加害人與被害人達成的和解,是基於何種諒解和補償?一般情況下,「私了」的最好手段就是經濟補償。特別是有司法機關監督和確認的「私了」,更具有效性、合法性和正當性,也更具備公開透明的條件。但這起「刑事和解」是通過什麼途徑達成的,竟然連蕭女士的代理律師也不知曉。正常情況下,對私人利益最經受不起傷害的性侵害,要讓加害人與被害人達成和解,沒有足額的經濟補償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這位維穩幹部用私人財產對被害人作出補償,在這起性醜聞已經公開的情況下,經濟補償已經不算什麼隱私了。而未公開的理由,要麼是這筆經濟補償來路不明,要麼補償的方式本身違法。但「事發後不久,蕭女士參加了公務員考試,並被錄取了,目前已經是公安系統的公務員。」這在人們還沒有看到這起「刑事和解」具體補償的時候,無疑會把「官員猥褻女下屬案和解,受害者考上公務員」看成一場交易。

本文不想抨擊這種司空見慣的權力尋租,就這場「交易」如果屬實,受害方道德底線的墮落,和上述「一家三口」的良心泯滅,幾乎都是在用喪失社會公德和人格底線換取私利,置道德、人性和尊嚴於不顧。這種道德完敗和缺德的利益「雙贏」,不僅是相關當事人的恥辱,更是人性的悲哀。

文章來源:《博客日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