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中國經濟衰退「狼真的來了」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7月4日訊】最近幾個月,中國經濟的壞消息接踵而來,即使一些平常對中國經濟非常樂觀的人現在也開始擔憂。中國國家發改委悄悄審批項目刺激經濟之舉,到5月下旬由於湛江市長在發改委門前親吻批文成為媒體焦點。至此時,中國公眾方知「2.0版4萬億刺激政策」(4萬億即4兆)早已低調出台。

中國經濟惡化顯山露水

「2.0版4萬億」是針對2009年的5萬億政府投資而產生的戲稱。現在需要檢討中國經濟到底病在何處,才能弄明白2.0版4萬億砸進去能否產生效果。

中國經濟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找不到新的成長點。以往拉動中國經濟成長二十餘年的三駕馬車(出口、投資、消費等)早在前年就開始失靈,只是各地政府極不甘心,一直期望還能再啟動其中一至兩駕。直到今年5月公布各種數據,人們才願意相信「狼真的來了」。

國家統計局6月9日公布的CPI數字同比成長3.0%(與去年同期相比較的成長率),而工業生產者價格(PPI)更跌至30個月的低點,顯示實體經濟總需求疲軟程度超出預期,中國物價變化主要趨勢是:一、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是長期趨勢;二、服務價格持續上升、製造品價格下降或持平。

此前不久官方公布,今年4月中國出口和進口數據遠比預期疲弱,進口同比僅成長0.3%;房地產投資增速同比下降逾50%,僅為9%。官媒《人民日報》在5月24日海外版援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徐洪才觀點,算是正式承認「出口、投資、消費」這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全失靈。徐洪才稱,出口方面,因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外需不足,中國出口形勢嚴峻,出口明顯萎縮。同時,工資上漲,人民幣升值,進口原材料上漲,這亦削減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目前,中國出口主要依賴巴西和俄羅斯這兩個市場,比較脆弱。

製造業萎縮,財政收入增速放緩



更令人擔憂的是另外兩個數據,用電量和銀行放款量。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曾公開表示,在評估經濟成長時,他主要看三個數字: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放貸總額。而眼下,發電量成長幾乎停滯,今年4月發電量僅實現了3.7%的成長,而3月份發電量同比成長7.2%,2011年4月同比成長 11.7%。很明顯,電力消費增速放緩表明經濟活躍程度放緩。

國外經濟分析師更看重國家統計局與其下轄的物流聯合會發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經理人採購指數和4月份相比大幅下降,訪問了820家公司的調查得出的讀數為50.4,與4月的53.3相比又有降低——該指數高於50顯示了經濟成長,低於50,則表示製造業萎縮。

由於消費、投資、工業增加值和進口等各項經濟數據增速均現下滑,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財政收入。5月11日中國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由於經濟成長放緩以及企業利潤下降等因素,導致中國4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幅急劇降至6.9%,遠低於3月的增幅18.7%。財政支出同比成長8%。稅收與財政收入牽涉到政府及官員群體切身利益,不少人認為,如果政府此時再不出手救經濟,無異於自殺。

僅依靠貨幣政策救不了中國經濟

國內人士希望政府再度出手挽救經濟,是基於這一估計:目前中國公共債務水平較低,政府還有通過增加支出或減稅來支持經濟成長的空間。

在政府支出(尤其是維穩經費與軍費)有增無減之際,希望政府減稅無疑很不現實。但他們是對公共債務水平的估計,遠遠低於相關研究者的估計。

支持繼續發債救經濟的人引證說,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2011年中國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為25%,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102%。即便包括地方政府債務,中國政府的公共債務狀況也相對較為健康;中國政府最近透露,截至2011年年底,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為人民幣10.7萬億元,占 GDP的比例為22%。

但國內外有幾位研究者指出,IMF嚴重低估了中國的公共債務水平。5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重點實驗室劉煜輝在《中國證券報》上發文說,今天中國的公共債務水平遠比通常所承認的高,雖然其中大部分是內債。但據該實驗室專項研究的結果,截至2010年年底,中國可以統計的政府債務總額約為4.1 萬億美元,占GDP的68%。這其中尚未計入未來養老金缺口、各級政府對其他機構的擔保等或有隱形債務。以今天低迷的信貸需求推斷,當下中國企業財務表的基礎可能遠差於2008年,中國企業部門的債務水平為105.4%,在該實驗室所研究的二十多個國家中是最高的,已經遠超80%的合適水平。

5月26日,在紐約的美中經濟論壇上,著名華爾街做空專家Jim Chanos再次談到中國政府的債務問題。他認為中國中央政府的主權債務雖然不高,但如果包括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國有企業和銀行、鐵路和其它政府部門,以及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所持有債務,他和他的同事們估計,中國的公共債務為GDP的180%,其債務風險遠遠高於人們的預料。

其實,中國政府2009年投入5萬億(加上地方債務20萬億)拯救經濟,並未將中國經濟帶出低谷,反而造成一系列問題。因為由政府擴大貨幣供給造成人為的經濟擴張,短期內會降低失業率,增加產出,但這個過程是不可持續的,從而這種繁榮也是不可持續的。我在〈公共投資的悲劇〉一文中已經指出,政府投資即公共投資過度擴張,將會導致產業結構更加扭曲,2009年5萬億政府投資的後遺症將會重現,最後還會由全民買單,中國民眾不得不承擔更重的稅負,持續的高通膨與世界上最昂貴的房價。

文章來源:《看雜誌》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