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連載】《包公案-龍圖公案》第二則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6月25日訊】【導讀】包公案-龍圖公案(又名《百斷奇觀龍圖公案》、《龍圖神斷公案》、《包公七十二件無頭案》),作者不詳。本書以百則故事情節敍述包公四處巡行斷案丶精察決獄的故事,反應了包公在斷案時表現出的超異智慧及包公的秉公執法,清正廉明和剛直不阿。通過包公審理過的一系列「人命」、「姦情」、「盜賊」、「爭占」等類案件均得以昭雪,完整全面的塑造了一個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本書故事情節曲折,內容廣泛,對當時的社會生活作了生動而深刻的描繪。書中雖是沿襲了《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的部份情節,但仍值得一讀。

(接上期)

第二則 觀音菩薩托夢

話說貴州道程番府有一秀才丁日中,常在安福寺讀書,與僧性慧朝夕交接。性慧一日往日中家相訪,適日中外出,其妻鄧氏聞夫常說在寺讀書,多得性慧湯飲,因此出來見之,留他一飯。性慧見鄧氏容貌華麗,言詞清雅,心中不勝喜慕。後日中外出月餘未回,性慧遂心生一計,將銀僱二道士假扮轎夫,半午後到鄧氏家道:「你相公在寺讀書,勞神太過,忽然中風死去,得僧性慧救醒,尚奄奄在牀,生死未保。今叫我二人接娘子去看他。」鄧氏道:「何不借眠轎送他回來?」二轎夫道:「本要送他回來,奈程途有十餘里,恐路上傷風,症候加重,恐難救治。娘子可自去看來,臨時主意或接回、或在彼處醫治,有個親人在旁,也好服侍病人。」鄧氏聽得即登轎前往。

天晚到寺,直抬入僧房深處,卻已排整酒筵,欲與鄧氏飲酒。那鄧氏即問道:「我官人在哪裡?領我去看。」性慧道:「你官人因眾友相邀去游城外新寺,適有人來報他中風,小僧去看,幸已清安。此去有路五里,天色已晚,可暫在此歇,明日早行,或要即去,亦待轎夫吃飯,娘子亦吃些點心,然後討火把去。」

鄧氏遂心生疑,然又進退無路。飲酒數杯,又催轎夫去。性慧道:「轎夫不肯夜行,各回去了。娘子可寬飲數杯,不要性急。」

又令侍者小心奉勸,酒已微醉,乃引入禪房去睡。鄧氏見錦衾繡褥,羅帳花枕,件件精美,以燈照之,四邊皆密,乃留燈合衣而寢,心中疑慮不寐。及鐘聲定後,性慧從背堆進來,近牀抱住。鄧氏喊聲:「有賊!」性慧道:「你就喊天明,也無人來捉賊。我為你費了多少心機,今日乃得到此,亦是前生夙緣注定,不由你不肯。」鄧氏罵道:「野僧何得無恥,我寧死決不受辱。」性慧道:「娘子可行方便一宵,明日送你見夫;若不憐憫,小僧定斷送你的性命!」鄧氏喊罵鬧至半夜,被性慧強行剝去衣服,將手足綁縛,恣行淫污。次日午朝方起。性慧對鄧氏道:「你被我設計騙來,事已至此,可削髮為僧,藏在寺中,衣食受用都不虧你,又有老公陪。你若使昨夜性子,有麻繩、剃刀、毒藥在此,憑你死吧!」鄧氏暗思身已受辱,死則永無見天的日子,此冤難報;不如忍耐受辱,倘得見夫,報了此冤,然後就死。乃從其披剃。

過了月餘,丁日中來寺拜訪性意,鄧氏聽出是夫聲音,挺身先出,性慧即趕出來。日中即向鄧氏作揖,鄧氏哭道:「官人不認得我了?我被性慧拐騙在此,日夜望你來救我。」日中大怒,扭住性慧便打。性慧呼集眾僧將日中鎖住,取出刀來要殺之。鄧氏來奪刀道:「可先殺我,然後殺我夫。」性慧乃收起刀,強扯鄧氏入房弔住,再出來殺日中。日中道:「我妻被你拐,我又被你殺,到陰司也不肯放你。若要殺,作一處死罷,可與我夫妻相見。」性慧道:「你死則鄧氏無所望,便終身是我妻,安肯與你同死?」日中道:「然則全我身體,容我自死罷。」慧道:「我且積些陰德,方丈後有一大鐘,將你蓋在鐘下,讓你自死。」遂將日中蓋入鐘下。鄧氏日夜啼哭,拜禱觀音菩薩,願有人來救她丈夫。

過了三日,適值包公巡行其地,夜夢觀音引至安福寺方丈中,見鐘下覆一黑龍。初亦不以為意,至第二、三夜,連夢此事,心始疑異。乃命手下逕往安福寺中,試看何如。到得方丈坐定,果見方丈後有一大鐘,即令手下抬開來看,只見一人餓得將死,但氣未絕。包公知是被人所困,即今以粥湯灌下。一飯時稍醒,乃道:「僧性慧既拐我妻削髮為僧,又將我蓋在鐘下。」包公遂將性慧拿下,但四處搜覓並無婦人。包公便命密搜,乃入複壁中,有鋪地木板,公差揭起木板,有梯入地,從梯下去,乃是地室,室內點燈明亮,一少年和尚在坐著。公差叫他上來,報見包公。此少年和尚即是鄧氏,見夫已放出,性慧已鎖住,鄧氏乃從頭敘說其被拐騙情由,夫被害根原。性慧不能辯,只磕頭道:「甘受死罪。」包公隨即判道:「審得淫僧性慧,稔惡貫盈,與生員丁日中交遊,常以酒食徵逐。見其妻鄧氏美貌,不覺巧計橫生,騙其入寺背夫,強行淫玷;劫其披緇削髮,混作僧徒。雖抑鬱而何言,將待機而圖報;偶日中之來寺,幸鄧氏之聞聲。相見泣訴,未盡衷腸之話;群僧拘執,欲行刃殺之凶。懇求身體之全,得蓋大鐘之下。

乃感黑龍之被蓋,夢入三更;因至方丈而開鐘,餓經五日。丁日中從危得活,後必亨通;鄧氏女求死得生,終當完聚。性慧拐人妻,坑人命,合梟首以何疑,群僧黨一惡害一生,皆充軍於遠衛。」

判訖,將性慧斬首示眾,其助惡眾僧皆發充軍。

包公又責鄧氏道:「你當日被拐便當一死,則身沽名榮,亦不累夫有鐘蓋之難。若非我感觀音托夢而來,你夫卻不為你而餓死乎?」鄧氏道:「我先未死者,以不得見夫,未報惡僧之仇,將圖見夫而死。今夫已救出,僧已就誅,妾身既厚,不可為人,固當一死決矣!」即以頭擊柱,流血滿地。包公乃命人扶住,血出暈倒,以藥醫好,死而復生。包公謂丁日中道:「依鄧氏之言,其始之從也,勢非得已;其不死者,因欲得以報仇也。今擊柱甘死,可以明志,你其收之?」丁日中道:「吾向者正恨其不死,以圖後報仇之言為假;今見其撞柱,非真偷生無恥可知。今幸而不死,我待之如初,只當來世重會也。」

日中夫婦拜謝而歸,以木刻包公像,朝夕奉侍不懈。其後日中亦登科第,官至同知。

(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