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4月22日訊】(美國之音報導)中國層出不窮的食品藥品安全醜聞中最新一件是藥品的毒膠囊事件。一些人指出,中國的體制和社會出了嚴重問題。
在公眾的恐慌和憤怒聲中,中國已經拘捕53名犯罪嫌疑人,他們涉嫌生產和銷售用皮革廢料制成的有毒藥用空心膠囊。由於皮革在加工過程中用到重金屬鉻,這些劣質膠囊中鉻的含量超標,有可能致癌。這種工業明膠的成本低於可以吃下去的明膠。一些企業用這種工業明膠生產的膠囊流向下遊制藥企業,再流向市場。
毒膠囊,是民間和部分媒體的說法,而中國食品藥品監管局的說法比較含蓄,把這稱作「鉻超標藥用膠囊事件」,「是非法使用工業明膠生產藥用膠囊及使用鉻超標膠囊生產劣藥」。備受抨擊的食品藥品監管局4月20日開會全面部署藥用膠囊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檢查行動。
監管不力犯眾怒 流毒蔓延到食品
中國40%的空心膠囊是浙江紹興新昌縣生產的,上海《第一財經日報》說,那裏存在長期疏松的「空心監管」。
《21世紀經濟報道》報社辦的 21世紀網發表江佩霞的文章說:「工業明膠的產業去向,已經從『毒膠囊』蔓延至食品、化妝品和雪糕冰淇淋乳制品企業,消費者恐慌情緒急劇升溫。」
在這之前,VOA了解到,至少在天津的某些市場和餐廳裏,有蝦和螃蟹被註入了明膠,以便增加分量。人們稱之為註膠蝦、註膠螃蟹。
《環球時報》的社評說:「在現代信息環境下,每一次食藥安全事故都可能成為重大輿論事件……對有害食藥的擔心很容易發展成社會恐慌,進而演變成對政府監管不力的憤怒。」
有博客作者把問題歸咎於政治體制,作者質問當局,怎麽還不政治改革?難道要等到人民都被毒死嗎?
受害者、害人者和大環境
群眾也把矛頭指向制藥企業,但是制藥企業說,他們也是受害者。對此,廣東的政論作家朱健國評論說:「9家企業都說:『我們是受害者,我們不是制毒者。』現在新聞報道的語氣是在批判這種觀念。但是實際上,9家企業的說法有道理。」
學者朱健國引用法國作家雨果的話說,沒有罪惡的人,只有罪惡的社會。朱健國告訴VOA,從三聚氰胺到毒膠囊,盡管犯錯甚至可能犯罪的是這些企業,但問題的根源不在它們。企業都想當百年企業,都重視自己的信譽,它們為何鋌而走險?是因為今天的中國沒給它們放心去做百年的安全感。
朱健國接著說:「所有的企業都想抓住現有的時機去撈一把賭一把,不管是國營的還是民營的。國營的,因為它的掌舵人過兩年就要退休或者調離,它就在現有的情況下盡量去撈。民營的,不知道明天的中國會怎麽樣,有些人拿了綠卡,隨時準備逃。在這種心態下,中國永遠會無止境地出現這種三聚氰胺和毒膠囊。」
企業逐利 錢可通官
也有不少人把問題歸咎於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時事評論員「五嶽散人」認為,追求利益和監管失靈兩方面的原因都有,「監管失範而利益輸送異常,反常的利益輸送又收購了監管的權力,到最後他們就都贏得了市場與錢包,倒黴的自然是老百姓。」
互相投毒
博客作者靈鳴寫道:「人人都在抱怨,人人都自詡為受害者……生產激素牛奶的逃不開瘦肉精,做瘦肉精的吃地溝油,做地溝油的吃皮鞋酸奶,做酸奶的吃有毒膠囊,做有毒膠囊的吃避孕藥黃瓜,生產黃瓜的吃油魚,做油魚的吃紙板、血脖肉包子,做包子的喝工業酒精勾兌的名酒,做酒的最終還是吃了三聚氰胺奶粉」。
有些分析人士把這稱作中國社會的「互相投毒」和「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現象,以及「屢闖大禍、無人負責」現象。
針對那種用舊皮鞋制造食品藥品的情況,網民們編了個段子說:「最近皮鞋突然很忙,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爬得了高山,走得了水塘,還制成了酸奶,壓成了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