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利:中國人為什麼收入低?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4月11日訊】 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對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月收入所做的最新統計,中國員工的月平均工資為 656美元、約合人民幣4134元,位列所調查72個國家和地區的第57位。考慮到個體戶、自由職業者的收入未計入統計,中國大量存在的灰色收入也無法統計在內,這樣的統計並不準確反映中國居民收入的實際情況,但中國三十年經濟發展的同時,普通居民收入低的問題顯然是中國特色之一。

我不知道國際勞工組織這一統計的根據是什麼,但我對於月平均工資4134元這一「偏低」的數據仍然表示懷疑,2011年,全國人大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之後,原本三四個億的符合標準納稅人突然縮水為2400萬人,對此,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劉佐解釋說,3500元是指扣除「三險一金」後的收入,即工薪收入4545元以下不用繳個稅。按照劉佐的這一解釋,月收入在4545元以上的納稅人為2000萬人。即使如此,以常識計算,也很難相信一個只有兩千萬人收入在4545元以上的國家,員工平均月收入會達到4134元,因為大量的底層居民(尤其是中小城市居民)月工資都在2000元以下,而中國社會人口組成一直呈現低收入者數字龐大的特點。

同時,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也沒有考慮一些中國社會保障的現實。比如說,「三險一金」中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只是理論上存在,現實中當居民產生需要時,其手續之繁,數額之低,往往令人失去領取的興趣,基本養老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的保管和使用也很不規範。

綜上所述,我認為中國居民的收入不僅國際排名落後,而且數據可信性低,其實際上的國際排名可能更為落後。

但中國三十年來的經濟發展也是一個確切無疑的事實,尤其是沿海地區,高樓林立,豪車雲集,「中國模式」甚至被很多西方人認為是一種經濟發展的成功範例。那麼,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居民收入為何如此落後呢?

自胡耀邦、趙紫陽時代結束後,專制統治加強了對社會的全面控制,其中也包括對居民收入的控制,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國家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日益提高,這當然就壓縮了居民收入提高的空間,即使如此,財政部部長謝旭人仍不顧中國社會教育、醫療、保障投入低,財政資源使用忽略民生的特點,稱中國的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和人均財力水平,在國際上仍處於偏低水平。

如果財政收入比例偏低的同時,居民收入也低,那麼,經濟發展所形成的財富到哪裡去了呢?也許,中國社會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超過了我們的估計,而成為主要的社會分配方式之一。從近年來中國社會奢侈品消費飆升、中國遊客海外瘋狂「掃貨」等現象,我們可以說,巨額的社會財富既不進入稅收範圍,也不作為居民收入進行分配,而是被官員及其裙帶關係攫取。

考慮到過高的物價上漲因素,被財政收入和權貴掠奪雙重壓榨的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而這還是在高層領導人一再聲稱要把民生放在首位的情況下所發生的。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