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延安日記(76)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3月17日訊】【編者的話】《延安日記》作者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記形式,根據他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

《延安日記》

1944年3月3日

“整頓三風”是一項政治運動,其目的是進行黨內思想“整頓”,也就是,反對小資產階級思想對黨的侵蝕,以保持黨的馬列主義純潔性。

中國共產黨主要在農村地區生活和工作。它經常受到小資產階級環境的影響,受到這種環境所固有的思想傾向的影響。

弗.依.列寧說,小資產階級民主不是一種偶然出現的政治體制,而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產物;小資產階級民主派不僅僅是由老的、資本主義以前的、經濟上反動的中農所組成(原文如此)。

中國恰恰是由“老的、資本主義以前的、經濟上反動的中農”(原文如此)構成社會中堅。

整風以毛澤東論文藝的的講話開始,也就是說從他論無產階級和非無產階級文化之間的關係的講話開始。無產階級文化經常受到敵對文化的影響。

列寧在他的《蘇維埃政府的成就和困難》一文中寫道:“再說一遍,把勝利的無產階級革命同資產階級文化、同一直是少數人的財產的資產階級科學技術結合起來的任務,是一個困難的任務。這裡全部問題在於組織,在於勞動群眾的先進階層的紀律。在俄國,假如領導千百萬閉塞無知的、完全不能獨立從事建設的、許多世紀以來受地主壓迫的農民的,不是為農民了解、接近、信任、當做自己人的城市工人的先進階層,假如沒有一個組織能夠團結、教育勞動群眾,向勞動群眾解釋,使他們相信取得全部資產階級文化的任務的重要性,那麼,共產主義是沒有希望實現的。”

“我不是抽象地而是根據整整一年的日常經驗來談這些道理的。……”

城市工人的先進階層,在中國共產黨目前的活動範圍裡還沒有,這是事實。

我們還可以而且必須把知識界的影響加進腐蝕性影響中去,對此,列寧指出:“我們一向知道你們是軟弱的。但我們不否認我們需要你們,因為你們是惟一受過教育的一群。”

整風以正確的前提作基礎。這的確是個無產階級(包括無產階級政黨)對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的態度問題。當然,這不是個次要問題。我不打算詳細論述馬克思主義關於解決這個問題的理論主張。

再說整風的事實吧。

這個運動的種種做法使我確信:在中共黨內,馬列主義原則正被小資產階級革命原則所代替;長期以來,共產黨是同工人階級沒有聯繫的情況下進行工作,而且是通過吸收非無產階級分子而擴大的。

表面上看來,整風的內容(包括意識形態前提)符合馬列主義原則,但其內在的過程表現出用“現實的馬克思主義”歪曲了列寧主義觀點。這種“現實的馬克思主義”的小資產階級革命觀,以其獨特的方式和精神來鍛煉和改造黨。這甚至也不是列寧所說的布哈林式的“極端愚蠢的左傾”。這種革命觀是由毛所闡明的一個頗為高明的小資產階級綱領,它反應了中國各種社會勢力之間的真實關係。隨著共產國際的解散,這一過程迅猛發展,已經變得不可逆轉了。“莫斯科反對派”的失敗,說明了這一過程的方向,也證明布爾什維克原則在中共黨內最終被破壞無遺了。

毛澤東一直在破壞愛國主義的階級內容,把愛國主義化為一種純粹的民族主義的情感,一種部落的本能。他並不是在無事找事。(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