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新年話祭祀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月31日訊】祭祀,中國神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重要文獻《周禮.天官.大府》記載:「邦都之賦,以待祭祀」,《左傳.文公二年》中也提出:「祀,國之大事也。」也就是說,國家所征的稅賦,就是用於祭祀的,因為這是一個國家的大事。祭祀是敬天地,不忘先祖的重要表現。

中國傳統的祭祀大致分為三類,即祭天神、祭地祇、祭人鬼。對祭祀活動,在中國曆來就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和規範的各項禮儀。從本質上看,是人們尊敬神靈,祈求福報的行為,從神傳文化角度來看,是我們與神溝通,在祈望神的救度。這個形式的本身就是人們在做著神希望我們做的事情。

【祭天】

在中國,祭祀的對象有三種:天神、地祇、人鬼。其中,天神和地祇只能由天子祭祀,高層的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一般士紳和平民百姓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

祭天,是國家的頭等大事。歷代帝王,不論他有多勤政或者有多聲色犬馬,都不敢懈怠祭祀上天。每年都要在特定的日子里,率領群臣虔誠焚香,禱告國泰民安,帝位千秋。據記載,中國早在周朝時就形成了完善的祭天儀式。每年冬至這一天,周天子都要在國都南郊的圜丘,舉行盛大的祭天儀式,後人稱之為「郊祀」。唐宋時期,祭天成為一種只能由皇室進行的儀式。後來這種莊嚴的禮儀也被少數民族的君王所接受,他們紛紛仿效漢俗,也在特定的日子對天地進行隆重的祭拜。清朝時,滿清皇族擴大了祭天的範圍,除去傳統的在重大節日進行祭祀外,大的政治事件也要去天壇祭天,如皇帝登基、冊立太子、冊立皇后、皇帝出征等。

祭天儀式里,最隆重的莫過於封禪。封禪是君主在太平年間或是有祥瑞現身的特別之年才舉行盛大典禮,一般只有作出大的政績的君主才有資格舉行,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真宗、清聖祖等。封禪一般都是在泰山舉行,歷代皇帝們認為五嶽之中泰山最高,在此祭天,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受命于天。所以,從這點看,封禪就是歷代帝王強調「君權神授」的最莊嚴的禮儀。

【祭地】

在古代,祭天與祭地是同時舉行的。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有了對土地的崇拜,認為是大地養育著萬物,就像慈愛的母親一樣,即「父天而母地」。祭地一般說來包括兩種:一是祭祀「大地」,規格與祭天基本相當;一是祭祀「地祇」,包括社神、山神、水神、火神等所有地界上的神靈,規格比祭天稍微低點,不再是皇家的專權。其中香火最旺的是「社神」。「社」即土地,與百姓的生產和生活直接相連,自然各家各戶都不敢懈怠。現在南方一帶常見的城隍廟就是古人祭祀社神的地方。

【祭祖】

在古老的氏族部落時期就有了對祖先的崇拜。人們相信人死了之後有靈魂,而祖先的靈魂具有強大的力量,可以護佑子孫世代永昌,所以要舉行盛大的祭祖活動,以感謝祖先慈愛護佑。祭祖儀式也是于周朝時形成定製的。在周之前,祭祖常常採用比較血腥的人祭方式,周朝確立了用人陶、面點取代活人祭祀的方式,同時還制定了一系列的祭祀禮節,如上香、讀祝文、奉獻飯羹、奉茶、獻帛、獻酒等。儀式十分隆重、莊嚴。此時,人們對祖先的感覺是驕傲和敬畏。春秋時期,隨著儒家倫理觀念的深入人心,祭祖又增加了緬懷和追憶的意味。等到秦漢,祭祖不再局限於大的氏族,普通家庭也可以將自家的長輩放在供桌上進行禮拜,且不限時間,可以隨時祭祀。此後,經過千百年的發展,祭祖的方式一再變化,但作為傳統,一直被華人特別是大陸華人鍥而不捨的堅持著。

【祭孔】

祭孔是華夏民族為懷念先師孔子,表達尊崇之心而進行的慶典,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祭孔活動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四七八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魯哀公將孔子的故宅辟設為壽堂,要求百姓前往拜祭。漢高祖劉邦巡察魯地時,特意趕到孔子的故居,用皇族專用的「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三牲全備為「太牢」)祭祀孔子,遂開歷代帝王祭孔之先河。後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的地位進一步上升,各地紛紛修建孔廟進行祭拜,以至出現「縣縣有孔廟」的盛況。此後,隨著歷代帝王對孔子的不斷褒贈加封,祭祀的儀式也越來越隆重,至清朝時,達到頂峰。據記載,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後八次親臨曲阜拜謁孔子。另外,韓國和日本也十分崇敬孔子,同樣修建了孔廟,于每年的固定日子進行盛大的祭祀禮拜儀式。

【祭祀禮儀】

中國古代祭祀十分講求禮儀,有完整細緻的流程。一場盛大的祭祀活動舉行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首先是確定祭祀場所。在古代,最早的祭祀場所就是一塊平整的土地,稱之為「墠」。《禮記.禮器》曾記載,最早先祖們向神靈表達敬意時,不會設壇,只是掃出一塊平整乾淨的地即可。「封土設壇」是後來才形成的禮節。根據神靈的不同,壇的規格和樣式也不同。如祭天時,壇依照天的形狀修成圓形,稱為「圓丘」;祭地時,壇修成方狀,稱為「方丘」;祭月時,就在地上挖一個平坑,稱之為「坎」。後來,在壇的基礎上建起房屋,稱之為「宮廟」。宮廟最初只是為祭祀祖先而建造的,後來很多神靈也有了廟,如土地廟、龍王廟、城隍廟等。但用來祭祀天地的社壇上不能蓋房,這會被視為喪國之舉。

其次是確定參加祭祀的人。一場大的祭祀活動常常有幾千人參加,包括主祭、祭司、觀禮者、樂舞表演者和服務人員,等等。其中,主祭作為與神溝通向神靈禱告的人,必須在祭祀日的前幾天就開始齋戒,祭祀當天還要沐浴更衣。祭司負責主持整個祭祀儀式,同時一面代表人向神獻祭,一面代表神向人傳諭。

最後是準備祭品。等這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后,祭祀儀式就正式開始了。以清朝祭祀地壇為例,整個儀式共分九個儀程,即迎神、奠玉帛、進俎、初獻、亞獻、終獻、撒饌、送神、望瘞等。每進行一項儀程要奏不同的樂章,還要跳「八佾」舞(由六十四人組成的古代天子專用的舞蹈)。祭祀進行期間,整個會場要保持莊嚴肅穆,不許隨意交談,不許隨意走動,即使是想打噴嚏、咳嗽也得忍住,否則一經發現就要重罰。祭祀結束后,大臣們就可以前往有關衙門領取食肉,稱之為「頒胙」。

祭孔大典與皇室祭天有所不同,所以整個儀式充滿濃郁的人文氣息。祭孔大典主要包括樂、歌、舞、禮四種形式,其中「禮」是核心,務求「必豐、必潔、必誠、必敬」。大典的最重要儀程是三獻禮,即初獻、亞獻和終獻。初獻是呈上帛和爵,在正獻官將其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便朗聲宣讀祭文,而後全體參祭人員對孔子塑像五鞠躬,齊誦《孔子贊》。亞獻和終獻都是獻香獻酒,程序和初獻基本一致。祭孔大典的音樂和歌舞都非常有特點,用藝術的方式形象闡釋了孔子「仁者愛人」、「以禮立人」的思想,感染力極強。

【祭品】

祭祀神靈,就是用供品敬獻給各路神靈,以求得到好的回報。在古代,被拿來當祭品的東西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食物。

貢獻食物是祭祀最原始也是最主要的做法。《禮記.禮運》中就提到,只有用煮熟的穀物配上豬肉供神享用,才能夠把人們的敬意與願望傳達給神靈。而研究文字的起源也會發現,「祭祀」兩字本身就與飲食有關。在貢獻的食物中,肉食不可或缺。古代將用於祭祀的動物叫做「犧牲」,指馬、牛、羊、雞、犬、豬等牲畜,又稱「六畜」。其中,供桌上的常客是牛、羊、豬,算作主菜,其他只能稱為野味。除「犧牲」外,就是五穀雜糧,稱做「粢盛」。而在民間,人們還常用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作為祭品。佛教傳入中國后,因為佛祖吃素,他的「齋祭」就以水果為主。另外,用糧食製作的酒也是祭祀神靈必不可少的祭品。

其次是玉帛。玉帛包括各種玉質法器和匹帛,是古人除食物外最常用的祭祀物品。尤其是玉,在祭祀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玉受重視的原因在於它的稀缺性。在古代,玉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只有貴族才有資格佩戴。而玉本身又比較溫潤,有君子之稱。帛,是絲織物的總稱,同樣屬於奢侈品,《左傳》中就曾記述一國之君的衛文公也不過是以帛作冠,也就是用帛做個帽子,足見其珍貴性。

最為殘酷的是人祭。人祭起源於原始社會的部落戰爭。那時,一個部落一旦戰敗,部落的女性就成為勝利一方的戰利品。而男性就會被以很殘忍的方式殺掉祭祖,如火燒、水溺、活埋等。此外,還有用童男童女祭神靈的方式。這種殘忍恐怖的人祭之風一直持續到商朝,之後才逐漸減少。

人祭被廢除后,但很多地方還保留了「血祭」。又稱紅祭或生血祭,即在祭祀時要現場宰殺牲畜取血祭祀,以求得社神的保佑。

祭祀儀式結束后,就要處理祭品。在西周,人們處理祭品的主要方式是燔燒,把牲畜、玉帛等放在堆砌的木柴上進行焚燒,冒出高高的濃煙。古人認為天神在上,只有如此才能把祭品送達天神手中。那地神呢?地神是在地下,所以就把血和酒水灌注到地下,以孝敬地神。祭祀山神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掩埋,一是懸投。《山海經》中記載山神是人面蛇身,祭祀他們,要把雞、豬、玉等埋在地下,這種方法也適用祭祀地神;懸投是把祭品懸挂起來禮神,或把祭品扔到山澗中;祭祀水神則用沉沒法。據傳,堯就曾經把玉沉在水中祭祀洛神;商朝的甲骨文則記載了很多把人沉到水中祭祀河神的事。

總之,祭祀對我們人類來說,是相信神佛的存在,是對神佛的信仰和真誠的崇拜。也正因為人類有了這些善念和善行,神佛才降慈悲與我們,我們才有安定的休養生息的環境。否則,人類就會走向反面,種種讓人不寒而慄的災難便會接踵而至。看看「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邪惡中共專制之下的中國大陸,再和尊重信仰的自由民主的世界各國比較一下,您一定就會有一個正確的抉擇。

文章來源:作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