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傳統的安多藏式婚禮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11月14日訊】【編者的話】安多是青藏高原東部的一個重要藏族文化地區。安多歷史上稱為朵思麻,是從朵甘思(今康區)分出來的。在安多最有名的寺院是拉卜楞寺(甘肅省),瞿曇寺和塔爾寺(青海省)。安多地區主要通行藏語安多方言。

中国古代婚姻非常注重形式,傳統安多藏式婚禮也一樣。《礼记》中,把结婚看作“万伦之始”,是“将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婚姻已超出个人私事的范畴。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在以男性为中心、女子依附男子而生存的社会中,婚姻更是关系到一生命运和生死存亡的大事。我們來看一看傳統藏式婚禮。

德吉娜姆措帶您回憶傳統隆重的藏式婚禮

我是八零后的安多人,在我上小學,初中的時候我們這裏還是純正的藏式婚禮,如今在農區與牧區能零星看到一點跡象,而像上過學在城市中結婚的已經是中不中,洋不洋,藏不藏了,姑且我們先叫它三不像吧。

藏式婚禮,新娘出嫁,必須選擇日落黃昏。這一天從早上開始新娘的各個親戚都會來新娘家,會帶著禮品過來,當然不要打很多禮,因為主辦方在男方,在男方家舉行,新娘家只是會會客而已。

這一天新娘要很早起床,因為要梳頭,這梳頭要梳上五六個小時。大家在電視電影中看到藏族姑娘的頭飾,分很多小股,正是這種髮型,但是不同的是我們的發股不是很多,只有二十幾股,其它的頭髮結成兩辯垂下來。而這二十幾股要固定在跟發色接近的布上,這裏的固定是用針線逢合起來,然後再在上面放珊瑚和瑪瑙,我們把新娘叫「吾瑪」,在以下的文字里以吾瑪稱呼。

我們藏族從小很少剪頭髮,女孩都是長發,便於以後結婚用。當然我們藏族還有比結婚隆重的成人禮,我們叫「賈沃」,漢族人叫「笄禮」,專指女孩子的成人禮。也是弄發頭,像古時候男孩結髮一樣,一般都在十六七歲,安多的成人禮很講究的,只是已經很少了,不過因為結婚早,部落的女孩成人禮與婚禮多半同時舉行。一舉兩得,

  

而這個給吾瑪梳頭的人呢,不是張三李四都能梳的,而是家中父母雙全,兒女雙全,夫妻和諧,至少得四代同堂,必須婚齡在二十年以上的女人,更重要的是與吾瑪的屬相相配,當然像我們村這種十全的女人還是很多。大家結婚早嘛,五代同堂的都比比皆是。

這一天,在吾瑪家忙的只是梳頭人跟吾瑪,而其它人呢,吃吃喝喝,唱唱跳跳,等到日落時分,因為我們一般在冬季舉行,大概五點左右,大家開始要忙活了。全村的人都會過來,當然多半是女人跟小孩,來送吾瑪。

在吾瑪家,會請來僧人,要念平安經,開始煨桑,當看到裊裊的桑煙時全村人也就會接踵而至。吾瑪已經打扮完畢,在藏衣的後背上要掛一個藍色的哈達,不是白色的喲。

藍色意為風華正茂,結婚時在藍色哈達上串有指環,以示成婚,而這個指環以白色跟黃色為主,意為吉祥。而送親隊伍是由吾瑪家的舅,父親、兄弟組成。以單數為主,意為單身,六個男人,一個吾瑪,七在我們藏族是個很吉利的數字。

六個送親隊伍中,舅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東家,女方出嫁,娘舅家全權作主。這六個送親隊伍被我們稱作「衷布」,大意就是客人,因為是去男方家的,當然是客人拉。僧人念完經之後,母親和吾瑪要去佛堂,點酥油燈,母親手捧一碗鮮奶,並用無名指所沾牛奶點在「吾瑪」的舌頭上,這叫「吶可」,意為少女接受祈禱后能婚姻美滿、幸福。

然後吾瑪跟其它六個送親隊伍,還有兩個伴娘,吾瑪自始至終要弓著腰,並用碩大的袖口掩住嘴臉。在正客房放一個打酥油的桶子,是木製的,然後在糌粑團上點三根香,吾瑪,伴娘,送親隊伍會繞著那個桶轉三圈,為什麼呢,桶子代表什麼,代表生活,藏族女人的一生要跟牛奶酥油打交道,在這裏繞圈,意為以後的生活能得到上天的垂憐。

在這時候在相同的部落找兩個女歌手,要唱出嫁歌,從正廳的繞木桶開始唱,唱到吾瑪到門前上馬背為止,昂衣,叔叔如山,雄偉壯麗,姐妹如水,情意連綿,小女出嫁,祝你們和家幸福」。

「吾瑪」騎上一匹白馬,圍著自家大院轉三圈,到了東面時,陪同的婦女們唱:「昂衣,今早馬兒朝哪走,今早馬兒朝東走,東金剛菩薩祝福你」。到了南面時,陪同的婦女們唱:「昂衣,今早馬兒朝哪走,今早馬兒朝南走,南珍珠大神祝福你」。到了北面時,陪同的婦女們唱:「昂衣,今早馬兒朝哪走,今早馬兒朝北走,北如意菩薩祝福你」。到了西北角時,「吾瑪」把自己前面放有的幾個土塊一一踢開,這些都意為「吾瑪」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到困難就如同踢開土塊一樣能順利走完自己的人生。而跳火是希望驅邪避魔。

然後全部落的女人送到村口,七個人,七匹馬,浩浩蕩蕩,而伴娘還有送親的女人會停在村口,然後又有一個女人在人群中向著走遠的馬隊唱歌,歌聲悲悲切切,講女人一生的操勞,要吾瑪嫁到男方家要克守婦道。這時候在場的每個女人都會流出眼淚來,但聽到這個歌,也會悲從中來。

男方家也要隆重的準備婚禮

這七個人騎著馬從黃昏時出發,幸好在我們這裏多半是跟臨近的村莊結親,如果要嫁到外地,這馬得騎到什麼時候啊,少則半小時,多則三四個小時,到男方家時已經繁星滿天了。到村口的時候男方的全村人會來迎吾瑪,到門口時,男方家已經煨桑,在門口燒著火堆,當然有僧人念經,僧人邊念邊把青稞酒到空中,紛紛揚揚落在新娘的頭上。這時男方家的伴娘會扶著吾瑪,六個「衷布」依次下馬,」阿香」是走在最前面的。阿香是舅舅,在這裏阿香的地位高於吾瑪父親的地位。

  

到了門口,吾瑪和衷布相繼跨過火,前面已經說了是驅邪避魔的。這時阿香會拿著一個彩色的杆子,上面掛滿了哈達還有羊毛,然後要唱歌,我們叫「曲派」,當然手裡拿的是酒,向天,向地,向神彈三下,然後開始唱,這個杆子是重要的,這個代表女方的「結拉」是吾瑪部落的神山,而男方的又肯定不一樣,然後阿香要做的就是把男方跟女方各個所在的部落,所在的神山互相介紹,要結為一家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的護神山以後一如即往的保護吾瑪,以及她未來的家庭。唱完后,阿香跟吾瑪他們相繼進屋,阿香是坐在右邊炕上的,右代表尊貴,他所座的牆上一定要掛有「尚瑪」,尚瑪是什麼呢,是家神,是畫在紙上的,跟唐卡一樣,全部是彩色的,上面有許多動物,有生命樹,代表多子多孫,這個尚瑪一定要去寺院讓僧人繪製。

阿香上了炕,會把那個彩色的從女方家拿過來的杆子插在尚瑪的下邊,然後婚禮的高湖部分才開始,男方的親戚已經玩了一天了,到了晚上,全村的人都會過來,對酒,對歌,而吾瑪是不能上炕的,她要兩腿併攏,還是弓著腰,袖口掩著嘴臉,兩個伴娘會左右侍候她,這一天是不能睡覺的,吾瑪如果熬不住,可以去睡覺。兩個伴娘陪著她睡。第二天,早上七多點,吃完早飯,吾瑪要用牛奶洗臉,一樣的又騎上馬,男方這邊的客人跟同村的人過來送,阿香把另一個彩色的杆子,是男方家的護神拿在手裡,依然的到了村口,每個「衷布」的馬背上有布袋,裏面裝有紅棗、水果、糖等東西,他們會把那些東西酒給送行的人們,人們會爭相搶奪,討的就是一個吉利。然後阿香又拿著那個杆子開唱,大意就是我們的女兒要嫁到你們這個村子,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在以後的活動中你們都能接納她,能給她幫助,讓她儘早能習慣你們。然後送行的人會大聲回答,婚禮至此結束,那個彩色的杆子要拿到女方家還是會插在尚瑪的下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