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1月7日訊】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民間藝術,它從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漸發展為驅邪納祥、祈福禳災和歡樂喜慶、裝飾美化環境的節日風俗活動,表達了百姓的思想情感和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民間年畫歷史源遠流長,有著較多的產地,流行也十分廣泛,通俗普及。無論是題材內容、刻印技術,還是藝術風格,都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
年畫和對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據《山海經》載稱: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時,夢裏常聽到鬼哭神嚎之聲,以至夜不成眠。這時,大將秦叔寶、尉遲恭二人自告奮勇,全身披掛地站立宮門兩側,結果宮中果然平安無事。李世民認為兩位大將太辛苦了,心中過意不去,遂命畫工將他倆人的威武形象繪之在宮門上,稱為「門神」。東漢蔡邕《獨斷》記載,漢代民間已有門上貼「神荼」、「鬱壘」神像,到宋代演變為木板年畫。後來,民間爭相倣效,幾經演變,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便是現在的年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圖》。
四川綿竹年畫、江蘇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的木版年畫在歷史上久負盛名,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
天津楊柳青年畫為中國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它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臺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在中國版畫史上,楊柳青年畫與南方著名的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南桃北柳」。
600多年前,當時有一名長於雕刻的民間藝人避難來到楊柳青鎮,逢年過節就刻些門神、灶王出賣,鎮上的人爭相模仿。到了明永樂年間,大運河重新疏通,南方精緻的紙張、水彩運到了楊柳青,使這裡的繪畫藝術得到發展。
楊柳青年畫內容多取材於傳統戲曲、美女及胖娃娃等。在藝術風格上,楊柳青年畫構圖豐滿,線條工整,色彩鮮艷,在人物的頭部、臉部等重要部位,多以金色暈染,自成一格。
楊柳青年畫的畫樣(粉本)有幾千種。從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緒初期最為風行。到了清代中期全盛時期,楊柳青鎮的戴廉增畫店一年生產的成品就達2000件,每件500張,共達百萬幅。當時,楊柳青全鎮連同附近的30多個村子,「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畫店鱗次櫛比,店中畫樣高懸,各地商客絡繹不絕,是名副其實的繪畫之鄉。
楊柳青年畫的製作方法為「半印半畫」,即先用木版雕出畫面線紋,然後用墨印在紙上,套過兩三次單色版後,再以彩筆填繪。楊柳青年畫既有版畫的刀法韻味,又有繪畫的筆觸色調,構成與一般繪畫和其他年畫不同的藝術特色。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楊柳青年畫走向衰落。1926年,霍派五世傳人霍玉棠創建了楊柳青鎮最大的「玉成號」畫庄,楊柳青年畫漸漸走向復甦。「文革」期間,楊柳青年畫改為膠版印刷,傳統工藝瀕臨絕跡。
楊柳青年畫的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尤以反映現實生活,時事風俗、歷史故事等題材為特長,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連年有餘》、《荷亭消夏》等一些傳統佳作,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為中外藝術家、收藏家視為珍品。周汝昌先生曾為楊柳青年畫寫詩,作過形象生動的描述「楊柳青青似畫中,家家繡女竟衣紅。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楊柳青年畫作為民族民間藝術,已走向世界,曾在日本、法國、英國、義大利、泰國、新加坡等國展出。